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中医学素有 “医家不传之秘在量不在方” 之名 论,而且中医学临床中很多情况也确为药量把握不当 而导致的疗效欠佳 。因此,探讨中医学量效关系之 秘着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在浩瀚广博的中医 量学文献中,有一些直接反映量值思想的名词,如,“轻可去实” “重可去怯” “药过病所” 和 “适其至 所” 等 。这些名词可谓阐释量效关系最直观的术语 。本文主要探究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 一语,对此学 说作一理论层面上的全面梳理,望同道指正 。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提出原因
方药用量是中医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和获得 疗效的基础 。剂量最惮轻重,是中医所谓 “不传之 秘”。剂量轻则效果不达,杯水车薪,所谓 “药不眩 瞑,厥疾不瘳” ; 量重则小题大做、 药过病所,或者 徒损正气,对机体有害,即 “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 之”。所以,临床用药要从病位、 病程、 药物性质多方 面考虑,灵活地进行药物剂量的加减,以期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
临床上除了药量程度的把握之外,还有一层很 重要的玄机,就是药物与病位的关系,即如何让药 物恰好作用于病变部位 。辨证如识路,用药如射击 。象射击一样,要正中靶心,即适至病所 。用药煎药,都要注意因人、 因症、 因药而恰当运用,不一定药多 力大,而是要恰到好处 。所以,总结用药剂量及各种 影响药至病所的因素,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即如 何避免药过病所或不至病所,尽量达到适其至所的 问题 。
“适其至所”出处涵义探微
“适其至所”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 至 真要大论》曰: “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 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 其制度也”。
此段论述了人体脏腑之气有部位的上下,病证亦 有内外高下之别 。治疗要让药物的气味达到病所 。王冰曰: “令药气至病所为故,勿太过与不及也”。近 者,指病在上、 在近、 在浅,故用奇方; 远者,指病在 下、 在远、 在深,故用偶方 。补上治上制以缓,即病在 上,不论用补法还是其他方法治疗,都适合缓方,缓 则气味薄,薄则通,轻清易达于上 。补下治下制以急,即病在下,不论用补法还是其他方法治疗,都适合用 急方,急则气味厚,厚则泄,质重易于达下 。此外,该段还论述到服药应根据病位远近上下,采用或饭前或饭后的服用方法,药食并用使药物的 气味效力适其所至,也就是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 者,食而过之”,即病在上焦者,宜饭后服药,则药物 在食物的阻隔与蒸动下更易达于上焦; 反之,病在下 焦者,宜饭前服药,避免因食物阻隔而影响药至病 所 。其目的是能够适其所至,并且延长药物作用在患 处的时间,获取佳效 。另外,上焦轻剂宜食后服,散 剂急火煎开即服为佳,香气全而药力锐 。凡遇病情复 杂,非复方、 大方不能为功; 病邪深重,非重剂不能 取效的证候,都要因证而施,使药物适至病所 [1]。
《伤寒论》“药至病所”思想举隅
《伤寒论》中有诸多着意使药至病所的例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为治痞名方,大黄、 黄连、 黄芩 气味俱沉重厚浊,药力趋下,但该方却可祛上焦之 痞,要义之一在于其煎煮方法独特,《伤寒论》 154条 方后注: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 服”。《伤寒论》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 《金匮要略》 所载 泻心汤组成一致,但煎煮方法迥异,故前者可祛火热 之邪所致痞证,后者可治邪火内炽、 迫血妄行之血 证 。前者浸渍法重在 “取其气,薄其味”,防止直下 败胃,治疗中焦气机闭塞、 升降失常的火热之痞; 后 者煎煮味厚,苦寒之性重浊,直泻火热 。不同煎煮方 式反映出两者差异,前者病证轻,火邪呈欲结之势,苦寒直折,防火热之结,病位偏上焦; 后者病证重,因火热之结已成,苦寒直泻火热,病位偏中焦,故应 厘清 。若前者改为后者煎法,则会药过病所,而若后 者改为前者,则药物不至病所,病重药轻而难以取 效 。另外,调胃承气汤的配伍奥妙,便是对于攻下的 大黄、 芒硝,为了防止其急速泻下,药过病所,便配合 甘缓的甘草,这样就能缓缓攻下,使药物持续至于病 所,发挥佳效 。桂枝新加汤为汗后气阴损伤,肌表经 脉失养,故加生姜养营通阳,并助药力达表 。此二方 皆是通过药物加减使药物达表,适其至所的例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