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回归的“但见一证便是”探讨( 三 )


一般认为, 寒热往来、 不欲饮食、 呕吐、 脉弦等 症状是人们认识并使用小柴胡汤的依据, 而且这种 依据基本上来源于《伤寒论》 , 但这些症状体征 (除 寒热往来外) , 并未对结果产生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 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样本量有限导致的, 也可能由于 这些症状的确是人们应用小柴胡汤的依据, 但如果 无效, 可能是由于还伴随了其他的属于小柴胡汤禁 忌证的症状体征 。如果不考察其他的表现而只依据 这些一般认为的特征性症状, 并不能得到临床满意 的疗效 。如果在诊疗中, 能够认识到更多的 “但见一 证不是” 的禁忌似乎更为有益 。通过识别高频的、 被 公认的症状体征, 如, 小柴胡汤的主症、 少阳提纲证 等, 再结合以上统计得出的与疗效有关的症状体征, 则能使小柴胡汤的应用更为精当 。
本文不仅收集了古代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成功的 案例, 还收集了误治的病例, 应用逻辑回归分析, 从 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古代应用小柴胡汤的思路 。通过 统计分析可知, 寒热往来、 口渴与小柴胡汤有效有着 密切的联系 。虽然不能准确地得出但见哪一症或那 几症便可使用小柴胡汤, 但至少又从统计学方面给 出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另外, 对于中医来说, “但见 一证便是” 并不等于 “只能是” , 而更多指的是 “可以 是” “最好是” , 过多地探讨 “但见一证便是” 的 “一 证” 究竟指什么可能会陷入某种僵局, 如果跳出来看 “但见一证便不是” , 似乎能给临床以更加明确的指 导 。如当患者出现 “胸膈不适” “脉无力” , 则提示最 好不用小柴胡汤, 即使不算用错, 也不一定有效 。或 许有一天, 当所有的禁忌证全部明确之后, 就自然而 然达到了 “但见一证便是” 的彼岸, 或者探讨起来会 更加容易 。在对其他方剂进行方证相应研究, 或是 希望寻找某方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时, 可以考虑应 用逻辑回归进行分析 。但由于现如今极少有失败案 例的报道, 因此想获得大样本的统计并不容易, 然而 这种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思路仍值得借鉴 。本 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样本量不够充足, 今后将在扩充 样本量的基础上, 综合多种方法, 对上述问题进行 更加深入的阐释 。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朱丽颖 贾春华【基于逻辑回归的“但见一证便是”探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