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6怎么调时间 小米手环如何调时间

作者| JimmyTian(酷友)
全文约5000字,阅读时间约13分钟 。
介绍或者手表?你真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吗?
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老用户,他可能已经有了近10年的经验 。Nike FuelBand,Jawbone,Moto360 , mi band,Apple Watch都用过 。最后是米乐队用的时间最长 。
FuelBand是我们最早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今天也算是一款合格的设备 。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一个硅胶手环,边上的彩色LED代表你自己的运动目标,通常这个像素显示屏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底部的一个按键开关功能很像今天的mi band 。
这个手环的功能也很简单,记录运动,看时间 。在今天可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在十年前能做到这样的融合已经很不容易了 。
当时还有另一款手环Jawbone,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没有屏幕,没有复杂的操作逻辑 , 简直就像个摆设 。所有数据都是通过手机浏览的 。也像当时的第一代mi乐队 。
但是随着Moto 360的发布,我们也更换了FuelBand,转向了Android Wear阵营 。在使用Moto 360期间 , 我们还戴了一个mi band 1代 。因为mi band可以提供睡眠监测,持续近一个月,Moto 360只能从早到晚 。
最离谱的是 , 因为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问题,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它在后台运行什么,可以运行到手表手腕烧起来 。
陆:“你怎么突然把表摘了?”我们:“妈的,我把表烧了 。”鲁:(这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然后 , Apple Watch发布,果断从Moto 360换成Apple Watch 。
Apple Watch的功能已经成熟了很多 。再加上苹果强大的移动化,大量app被原生适配,比Moto 360要绕一大圈才能绑一个支付宝的体验好多了 。不过还是没有睡眠监测功能 。作为一个睡眠质量不好的人 , 还是要根据睡眠检测报告来调整作息,所以一段时间是Apple Watch mi band 。
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并不太需要Apple Watch的功能 。最常见的功能,比如看时间 , 看一个简单的消息推送 , 看一个来电通知,双方差别不大 。我一年不运动几次,运动功能无所谓 。mi band也可以有睡眠测试 。
最重要的是:手环很轻,戴着几乎感觉不到,睡着也不会有明显的异物感 。而且隔几天才充一次电 , 这是Apple Watch做不到的 。相反,米乐队成功地“篡夺了主持人的角色” 。于是我们开始戴mi band 4 NFC,Apple Watch进柜开始吃灰 。
这里还有一集 。我试用了第一代小米手表 。和Moto 360体验一样差 。卡顿的热度还没落下 。这真的有点牵强 。
因此,我对手镯和手表的选购意见如下:
如果你追求大屏幕和高信息密度来阅读通知,那么选择智能手表,但在续航能力和佩戴舒适度上做一些妥协 。
如果你没有大量的文字阅读需求,单纯想做健康记录,手环在佩戴舒适的同时可以提供简单的手表功能 , 续航时间更长 。
关于传感器对于mi band这种更换起来没什么坏处的设备 , 我觉得:
* *只要传感器升级,就值得更换* * 。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手环的健康记录和追踪,所以只要升级了传感器,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健康数据,再多几百的升级也是值得的 。
从mi频段的4 NFC到mi频段的5 NFC,更新了陀螺仪和红外PPG(仅支持5 NFC),带来了更精确的心率检测和睡眠监测 。
因为我们原本是用于健康测试的,所以直接采用了“激进模式”:
24小时心率测试全开,测试频率1分钟,辅助睡眠测试开启 。
为左侧的mi波段6设置 。
mi band 6的设置直接有“鸡血模式”,从一分钟间隔变为连续监测,所以也支持心跳异常检测 。通过精确的心率检测,从5 NFC开始增加了REM期检测(梦生成阶段) 。
具体实现原理未知,猜测可能是睡眠时心率发生变化,但记录的结果与我们实际的梦境体验非常接近 。比如你早上从噩梦中醒来,在图表上醒来前几分钟会有一个REM区 。
关于心率今天,光电心率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其实是非常准确的(医院里的手指夹式心率血氧仪其实是PPG的) 。在没有心室颤动等特殊情况下,心率与心电图(俗称心电图)获得的数据没有区别 。
检测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血管在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会有轻微的变化 。PP传感器的原理是将一束光线打在皮肤上,然后通过高精度的亮度传感器接受这种细微的变化,从而推断出一次心跳 。
是如图所示的PPG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其中波形的每一次波动都代表了我们心脏的一次跳动,根据峰与峰的时间差就可以推断出当前的心率 。(一般来说,峰值出现在R波之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