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心内科最好的医院排名 天津哪个医院好( 二 )


2003年4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广州和北京爆发 。不久,天津也进入了“战时状态” 。天津市卫生局立即将邵宝生教授调到市传染病医院,负责指导抗击疫情和培训医务人员 。很快,一名疑似非典病人被转移到医院,这就是天津的“零号病人” 。
邵宝生教授(左一)与“反非”同事合影 。
天津首例非典患者是一名输入性河北患者,是一名严重肾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 。我在北京治疗期间意外感染了非典 。“尽管尽了一切努力,病人还是不幸去世了 。而且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一个个都被感染了,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面对未知的疫情 , 我们是多么痛苦?。〉魑缴? ,我们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必胜的信念,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去!随着天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天津市非典疫情得到迅速控制,但医务人员也做出了巨大牺牲” 。回忆起18年前的那一幕,邵宝生教授仍然很难过 。“当时在抗击非典的前期,那是一次偶遇 。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防治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的经验,也缺乏有效的防护设备 。面对危重病人,还是冲上去救治 , 部分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被感染...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他仍然坚持每天带领大家查房 , 制定治疗方案,亲自给病人带呼吸机 , 鼓励他们战胜非典!并不断总结治疗经验 。”2003年的非典战争,为广大呼吸科医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2008年,邵宝生调任急诊科主任 。他说,“急诊科的核心作用是将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无缝对接 , 通过与检验科、影像科、导管室、心外科、胸外科、手术室等学科的合作,对高危患者进行快速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 , 及时分类治疗 , 建立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充分发挥急诊科的能力和作用,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
在呼吸内科49年的临床工作中,特别是担任急诊科主任13年,邵宝生救治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危重患者 , 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学》、《呼吸内科医师手册》、《呼吸系统疑难病及罕见病》等书籍 。,引进新技术,分别完成两个科研项目 。他是年轻医生眼中“很有权力”的老师,是患者眼中的“手” 。但他强调 , 其中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不治疗而治愈,另外三分之一目前无法治愈,只有最后三分之一可以治愈 。医生要充分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 , 充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怀和安慰 。“在老一辈的培养和言传身教下 , 我懂得了医德和技术一样重要,希望后辈在传承这份医生情怀的同时,继续加强学术技能 。”邵宝生说 。
邵生教授在诊所 。
2020年1月30日,天津市宝坻区百货大楼出现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该患者已在当地医院做了两次核酸和C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新冠肺炎感染 。然而,当患者带着资料来到天津市胸科医院急诊科时 , 邵宝生教授发现,根据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症状表现 , 患者在当地医院的胸部CT检查结果不能排除新冠肺炎感染 。他坚定地强调,“不能掉以轻心 , 更不能轻易排除!我们一定要管好这个关口!赶紧向疾控中心报告!”就这样,在他的坚持下,患者被及时送往相关医院发热门诊进行隔离观察,并于2月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因此,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严格关闭和隔离百货商店和相关区域 。避免疫情在我市进一步扩散 。他在用行动践行他的医生情怀和使命 。
2020年2月 , 李越川教授(中)给天津市胸科医院的医疗队员进行集中培训 。
“2017年以来,科技的发展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这也是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原因 。”李越川教授感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国新时代‘舍己为人’的文化传统降低了疫情感染率 , 而中国医务人员的牺牲精神则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无论前方后方,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治患者的同时,医务人员也迅速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不断提高疾病诊疗能力 , 从而保护了患者的生命 。对于没有特效药的传染病治疗,医护人员起到的作用就像是用肩膀扛起独木桥的同时,摸着河里的石头 。病人要自己走,但是每一个医护人员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桥更稳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