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销”套路五步走 保健品会议营销

保健品的会议营销(“推销保健品”的五步套路)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 。现在很多保健品公司都在悄悄盯上老年人这个消费群体 。
保健行业更多的变成了营销行业,欺骗老年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
保健品以讲座、会议等形式销售 。,从而诱骗老人为其买单 , 甚至倾家荡产购买保健品 。
这种“卖”,其实就是赤裸裸的“煽情苦肉计” 。
为什么医疗保健行业采取这样的营销方式,
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销售”程序需要五个步骤 。
1.“收购”
销售人员利用老年人怕死 , 爱占便宜,想多了 , 喜欢被忽悠被骗 , 喜欢听好话的心理 。
例如,它已经被销售人员反复试验,通过送鸡蛋来吸引老年人 。他们不给:
第一天,给10;
第二天必须带人来,拿20;
第三天我给你30,
第四次给你40,
分四次给100个鸡蛋 。
他们通过大数据的手段进行了市场调研,送蛋是最划算的方式 。
每当有客户转化成功,中间的差价肯定能赚回来 。
通过送礼 , 获取老人的联系方式 , 就算完成了收条 。
2.“做客”
接下来会拉拢和老人的感情 , 建立信任 , 摸清老人的身体和家庭情况 。
第一次沟通打“温馨牌”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和对方打招呼,注意和老人聊天的方式 。
避免谈论疾病、家庭和职业,这势必会让老人产生戒备心理 。
可以聊一些日常琐事 。说到老人的孙辈和他们当年的光辉事迹,你就忍不住了 。
作为销售人员,他们只需要听有用的东西 。
比如给老人一本书,给他们一张试卷,然后去客户家里做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件事 。是为了告诉他们这个产品 。
可见,一个产品能不能卖出去,不在于产品的质量,而在于监管和业务员 。
3.“洗衣单”
我们和老人建立了感情,摸清了家庭背景,淘汰了没有购买欲望的 。
比如销售人员会进行家访,他们有“四有”
①看客户的经济情况;②看客户的身体状况;③看他家谁当家,也就是自主权;④看他有没有保健意识 。
上门拜访时,要学会从老人口中榨取老人每月的收入 。
还要善于观察老人家里的细节,主要看老人家里的茶几、卧室床头柜、电视柜上放了多少药 。
为了摆脱那些垃圾客户,销售人员往往会经历一个转化过程 。
比如,主持人会让客户花10块钱办一张会员卡 。
如果连10块钱都不花,那么后面的客户肯定不会买后续公司的贵产品 。
经过“接单”、“做客”、“洗单”三步,剩下的老人就成了会议营销的直接目标 。
为了能让老人带更多的钱来参会,销售人员可谓煞费苦心 。
【保健品“会销”套路五步走 保健品会议营销】比如“抽奖游戏”,当场摇出两个数字,只要与老人随身携带的百元钞票号码的后两位数字相吻合,就有奖励 。
最高奖是一瓶3元钱的醋,最低奖是一个价值4毛钱的手镯 。
有的老人为了拿奖,带了几千甚至上万元到会场 。
4.“健康讲座”
健康讲座与销售产品无关 。
所谓的讲师也是著名的“专家”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
其实就是打着专家名人的牌子,忽悠老年人,徒有虚名 。
他们非常好 。每个讲座都不包含重复的句子 。它们已经通过数千次会议得到实践 。他们谈论的是一种模式 。
5.“销售产品”
健康讲座洗脑之后,是时候会议营销最关键的一步是“卖产品”了!
取得老人信任的所谓专家看病,咨询老人 。专家给老人简单看一下舌头,就知道他得了什么病 。
说是胃有问题,血糖血压血脂都有问题 。
其实秘诀就在于销售人员之前做过的客户资料 。
销售人员会提前把客户的资料和病史给所谓的专家 。
快攻只需要几分钟,一针见血 。慢,要花很长时间 。
经过这一系列的精心设计 , 参加会议的老人心甘情愿地掏出自己带来的现金,购买了他们认为可以解除痛苦的产品 。
在会议营销的蛊惑下,一些没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为了购买这些产品,不惜向银行贷款 。
营销会采取“两天宣讲 , 一天攻令”的模式 , 讲师多讲子女不孝,挑拨离间 。
老人买了产品回家后,和子女发生了矛盾,却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
那些保健品真的那么好吗?有些保健品“没有批号,没有神奇功效”,利润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