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烟哪里 红塔山香烟价格表图片

1979年,褚时健成为了玉溪烟厂的厂长,但工厂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不仅设备老旧,而且卷烟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内部也没有品控意识 。一条烟总是缺斤少两 , 有些烟切下来头是空的,有些烟盒里甚至装上了煤渣 。1979年,楚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但工厂的形势并不乐观 。不仅设备陈旧,卷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内部也没有品控意识 。一支烟总是不够分量 。有的香烟是用空头切的,有的烟盒里甚至装满了煤渣 。
工人的工作意识差,心不在焉,整个车间的氛围很不好 。
楚观察后 , 觉得有必要先把工人团结起来,于是花了100万元建起了员工宿舍,让70多名员工住进了新房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是家人,挤在20多平米的破旧小屋里 。这种做法使工人们对楚加倍感激,并开始和他一起努力工作 。
当时烟草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云南的烟草种植量很大,质优价廉 。独家优质烟草的价格只有4元一公斤 。如果放到黑市上,50块钱一公斤,差价非常大 。
楚利用这个机会,把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中国卷烟厂最强的代表,创建了“红塔帝国” 。他本人也被称为“红塔王” 。
同时,玉溪卷烟厂也大力支持玉溪的烟叶种植 , 种植的烟叶全部自己收集,不仅成本低,而且用这些烟叶生产的卷烟质量几乎是最好的 。
让他们的“红塔山”与“贺岁”、“阿诗玛”、“红梅”并列为四大名烟,红塔山是地位的象征 。
即便如此,对红塔山的需求还是供不应求 , 使得红塔山的利润异常巨大 。北京王府井的红塔山零售价,成本1 1元,批发价1 8元(云南省内批发价,省外七八十元) , 近1 200元 。
只要拿到楚的批单 , 哪怕最低批单转卖 , 也能卖到100多万,交货后运到云南省外,还能再赚100万 。那时候,万元户是“稀有物种” 。
所以玉溪卷烟厂门口每天都挤满了等着提烟倒卖卷烟指标的人 。谁能到红塔山,谁就发财 。
但是想发财没那么容易 。在云南很少有人能得到楚的认可 。但每个人都想赚钱,所以他们每个人都询问了楚石坚的行程,并前往机场迎接他 。
楚经常去北京,每次北京机场排起长龙,都被圈了起来 。只要你能接到楚,你将是人生的赢家 。
当时云南流行一句话,“认识红塔之王,定个小目标,赚个一千万 。”
红塔山,原本是云南的一座小山,因为红塔山群的存在 , 与玉龙雪山、苍山并称“三大山”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红塔山是中国烟民的最爱 。
当初定价7块钱1包 , 价格很高 。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 。后来人们的工资提高了 , 但是它的价格没变,但是它的味道总是很甜,所以很受欢迎 。
如今,红塔山的价格依然保持在10元以内 。虽然口感比以前差了很多,但很多老烟民还是选择了红塔山 。
然而,随着楚的离开,红塔集团失去了“名人效应” 。虽然市场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辉煌了 。
回顾楚的一生,挫折与成功如影随形:
15岁丧父,夺旗 。22岁参加革命 , 为国家建功立业;31岁被划为“右派”,人生陷入低谷 。35岁,因为能力强,当上了国营工厂管理业务副厂长;52岁那年,他终于平反 , 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玉溪卷烟厂 。
这些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大胆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商业眼光,所以来到玉溪卷烟厂后,他直接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调整领导班子,树立领导权威;(加强管理)
2.改变薪酬制度,将40%的加薪额度由平均分配改为绩效分配;(提高员工积极性)
3.将单位福利房建设外包给专业队伍,改善员工伙食;(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4.穿衣打扮;(增强员工凝聚力)
5.技术升级和引进国外专业设备;(提高烟草生产效率)
6.自建烟叶种植基地 , 确保烟叶质量 。(节约成本,保证原材料的高质量)
每一项措施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 为玉溪烟厂登顶铺路 。
时代不能重复,所以楚当时的成功模式很难复制 。但他的商业改革和商业实践,都表现出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匠心和眼光 , 值得学习和借鉴 。
现在楚石坚先生走了,但他旺盛的生命力,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念,对事业的勇气和自信都留了下来,成为指引我们认真生活的灯塔 。
88年的人生沉浮 , 铸就了伟大的工匠精神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楚的一生,学习他的人生哲学和智慧,这本新的《楚传》再合适不过了 。这本书写的是离楚石坚的生活经历 。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 。 , 并在蹉跎的岁月和艰难中,活出了自己的风度,悟出了自己的人生道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