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温法运用之常与变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为方书之祖,其杂 病部分经宋臣整理成为《金匮要略》 ,为后世杂病 诊治之基础 。纵览全书,温法是其中运用广泛、 特色 鲜明的治疗方法之一,至今依然有效指导着临床诊 治 。然而因其书文字古奥,言简意赅,学者常望而却 步 。笔者根据自身学习体会,将温法的运用要点归纳 如下。
温法运用范围
温法条文散见于全书22篇之中,几乎涉及 《金匮 要略》 中所有的疾病,以往研究多详细罗列温法的10 多种具体应用 [1] ,笔者认为,在《金匮要略》中温法 主要运用于寒、 虚和水湿痰饮3类病证 。张仲景继承 了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的 “寒者热之” ,“劳 者温之” 的原则,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 证治》篇中提出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 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和 “胁下偏 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等条文,明确了应该以温药治疗这类以寒、 虚为主要病机的 病症; 并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创 造性地提出了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的治疗总 纲 [2] ,将温法的运用范围扩展至另一大类疾病 。温法的具体应用 温法在《金匮要略》中虽有多种应用 [3] ,但从实质而言只有3种,即张仲景在治疗邪盛时常用温散、 温降二法,治疗正虚时常取温补一法 。温法的其它应 用均是基于此三者的变化,详述如下 。1. 治疗邪气盛的实证 张仲景治疗实证时,若 邪在表常用温散法,邪在里取温降法 。1.1 温散法 多用于治疗寒湿表证,服药后以微 微汗出为邪去病解的标志 。其代表方为治疗寒湿在 表而表现为 “湿家身烦疼” 的麻黄加术汤 。
1.2 温降法 具体又可分为温下、 温利、 温化 三法 。
温下法: 多用于治疗寒实内结,其代表方为治疗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 的大黄附子汤 。温利法: 多用于治疗下焦水湿停饮,如治疗 “瘦 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水停于下” 的五苓散 。温化法: 多用于治疗中上二焦的水湿痰饮 。因痰 饮为病,阻碍气机,又可随气升降,无处不至,变化 多端,故张仲景在此出方尤多 。如治疗支饮呕吐 “呕 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的小半夏汤和治疗痰饮呕吐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 有水,眩悸者” 的小半夏加茯苓汤,两方仅差茯苓一 药 。治疗 “干呕,吐逆,吐涎沫” 的半夏干姜散和 “胸 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 奈者” 的生姜半夏汤,前者用干姜重在寒饮内盛,后 者用生姜重在饮聚气结 。诸方仅仅一药之差或剂型 不同,虽同为温化法,主症却相差悬殊,值得后学者 深思 。
2. 治疗精气夺的虚证 人体阳气有固摄、 温煦、 推动等诸多生理作用,如果阳虚则上述作用失常,变 证多端 。
阳气的固摄作用包括固摄血液、 体液等多方面 。若固摄血液失职,则血液溢出脉外 。如中焦虚寒,先 便后血的黄土汤证,虚寒 “吐血不止” 的柏叶汤证 。如固摄体液失常,则见 “下利便脓血” 的桃花汤证,均为温法治疗此类病证的典型代表 。
人体的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 需要在阳气的温煦下才能进行 。若脏腑温煦失常,在上可用温肺补虚法,如治疗虚寒肺痿的甘草干姜 汤 。在中可用温中补虚法,如治疗虚劳里急腹痛的小 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治疗血虚里寒的当归生姜羊肉 汤 。在下有回阳救逆如治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 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的四逆汤和治疗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的通脉四逆汤 。如经络失去 温养,可见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 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等症,则可用温经汤 。人体的血液循环还需要阳气推动,若 推动不足,可见 “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 仁” 等 “血痹” 诸症,则投黄芪桂枝五物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