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主”与“外”之名“肾为之主外”之义( 三 )


2.3  肾主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神是人一身之气显现于外的状态,是人身脏腑功能、精气生化和百骸荣衰的总体体现,广义的神与正气的关系密切,是正气的外在体现之一,前文已有提及 。狭义的神指情感、意识、思维等因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精神活动,狭义概念的神更偏重脑的功能 。无论广义的神还是狭义的神,其都是显见于外而又体现内在功能的状态,故谓为“外”,因此“肾为之主外”,亦可以谓之为肾主神,即肾推动了神气上舍于心的同时又向外疏布于脏腑百骸,成为心主神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 。肾主神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肾主神智 。在《灵枢·本神》中提及人有五志,是为神、魂、意、志、魄,五志概括了神智的基本作用和原理 。神智是机体接受外界刺激、感受外界变化而产生的脑的功能,其亦以脑为中心驱动机体作用于外界,故可以认为神智能主于外 。神智生于脑,《素问·脉要精微论》有“头者,精明之府”之说,李东垣在《脾胃论》引张洁古语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脑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 。”脑作为奇恒之腑,有“髓海”之称,《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又于《素问·五藏生成论》云:“诸髓皆属于脑” 。王冰注《素问·刺禁论》中云:“然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真气即先天之气,而先天之气藏于肾中,故肾藏精气,能主脑髓 。肾主脑髓一方面表现在肾精为生髓之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肾生骨髓”,《素问·逆调论》又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另一方面表现为肾气为神气之本,脑能为“元神之府”赖于肾气的充盛,肾中先天之气上充化生脑髓的同时,亦推动着先天与后天精气的调和与转化,而化生元神,故《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经云:“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七窍外应于物而内合元神取决于脑,故谓“头者,精明之府”,其“精”能养“主外”之器,其“明”能御“主外”之气,而“精”与“明”具取决于肾,故亦可以谓“肾为之主外” 。  其二,肾主情志 。与肝以其疏泄之功调节情志不同的是,肾作为神化生于内的根本和彰显于外的动力成为情志发生和变化的基础 。情志是神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机体生理反应的外在表现,也是呈现于外、作用于身的心理反应 。中医学中将情志归为一个概念,然而“情”与“志”虽所指一物,却各有侧重,“情”强调其变化性和显见于外的特点,更注重从心神的角度来理解;“志”更强调其静态性和内在性,“意之所存谓之志”,五志作为七情内在的发生基础,由脏腑精气化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肾为志之根本,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有“肾藏志”之说 。情应外而任于心,志居内而本于肾,志为情之根蒂,情为志之蕃秀,故可谓肾为情志为“外”功能之主 。肾作为五脏精气的根本,五脏精气由肾化生,亦随肾气的运行而出入开阖,在情志致病中唯肾之所主对人影响最大 。其中五志在肾为恐,恐则气下,气下则情志无以上至于外 。如过恐伤肾,除了导致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证外,在情志方面亦表现为精气不能上充脏腑以养神,而五志不能达于外,以遂神机 。因此恐而兼怒,怒不能外达,内化为愤懑郁结,甚而“肝气虚则恐”;恐而兼有思虑,则失“因志而存变”之功,故病情志淡漠,思维迟钝,又少“因思而远慕”之能,故思不外达,善病忧抑 。而七情在肾为惊,惊则气乱,七情因之失制于外 。过于强烈的精神刺激猝然作用于人而导致惊,惊则气不内复,神气浮于外而失制,故因喜而惊则心气上实,神气失制于下,故“实则笑不休”;悲而惊,则阳气消于内,阴气实而清气不济,气消而不制于上,故悲而泣涕俱出,以阴气实而清气不济,故悲鸣哽咽,惊使阳气浮,阴阳相搏则为哭;惊而怒,神气菀于外,人病如狂,或登高而呼,或骂訾毁物,不辨亲疏 。如前所言,情志之常具以肾为根本,情志之变亦以肾为权衡,故谓肾主情志,情志在外,故谓“肾为之主外” 。  综上所述,肾为先天之本,命门所居,一身之气由肾化生,五脏之气以肾为驱动,故肾气充而气立一身,以此能至于外而营于表 。“肾为之主外”,以此在“外”者“得神”,“肾治于里”,故而在“外”者不“失神”,在外与至于外具可以以“外”为名,故谓“肾为之主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