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武举制度是怎样的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如何的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怎样的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如何的】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怎样的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如何的

文章插图
1、宋朝 , 首开武举殿试之先河 , 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武举一改唐武举只重武艺 , 不问文章的做法 , 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 , 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 。宋朝虽然历经坎坷 , 但终将武学制度化 , 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 。而朝廷颁布《补官差注格法》 , 又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2、从选拔军事人才的观念看 , 宋朝武举更加理念化 , 更具进步色彩 , 宋朝文武并重 , 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的传统 , 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 , 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
3、然而 , 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 , “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统兵体制 , 使宋代武举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录取人数不多” , “武学规模不大” , “武进士不愿从军或学非所用”等弊端 。终宋一朝 , 名臣、名将中无一人出自武进士 。靠武学培养 , 用武举选拔优秀将帅以提高军官素质的理想未能得以充分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