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频繁轰炸成都,市中心的东大街、盐市口、少城公园一带,每每沦为一片火海,人员伤亡惨重 。市民一听到空袭警报就十分恐慌,各家各户都忙着手提背负装有贵重物品的皮箱、背篓、竹篮,疏散到郊外的竹林树丛、河畔溪边、农舍小院 。只有警报解除后,才又陆续返回城中 。
那时,成都四郊还是一望无垠的乡村 。一出城便是沟渠纵横的万顷良田,田埂土塍上间杂着桑树、桤树、皂角树等 。坟山土丘则松柏居多,百草丰茂 。清清的锦江水泛着波光,恰似一条玉带,两岸杨柳依依,密布着一人多高的芦苇 。青瓦小院的农舍被一丛丛翠竹林盘掩映着,这正是躲避空袭藏身的理想之地 。
郊外既然是藏身的绝好之地,人流量就大,可这时吃饭却成了大问题,阡陌密布的田畴上连幺店子也寻不着几家 。于是一些精明的生意人便抓住商机,花少量租金在碾坊旁、林盘中、河渠畔、坟坝处搭起了一些简易席棚,置办几套简易桌凳,办起了价廉便捷的小吃店,供应各种面食、荤素卤菜、酸辣粉、冒结子肥肠粉、茶叶蛋、醪糟蛋、汤圆、河水豆花、春卷、包谷粑、红苕饼等食品,以满足躲空袭人群的饮食需求 。
遐迩闻名的“洞子口凉粉”创始人赵金山1883年——1953年,那时在老南门大桥边开了一家“洞子口赵凉粉”店,专营黄、白凉粉和煮凉粉、荞凉粉以及素椒凉面、鸡丝凉面、甜水面等小吃,大受疏散市民的欢迎 。
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其店主的生意做得更妙 。空袭前他先将锅魁做好,再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 。警报响后,全家四口齐出动,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这样既躲了空袭,又做了买卖 。“章锅魁”为人忠厚,锅魁夹菜旺实,价格公道,小孩吃一个管饱,大人吃一个也可以对付几个时辰,故每次带去的锅魁总是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
六十年前风靡成都的“苏坡桥酥皮麻饼”,当时也在草堂寺、龙爪堰一带吆喝叫卖 。该饼皮薄酥香,馅多松软,甜而不腻,且无须生火就可饱餐一顿,令市民趋之若鹜 。
武侯祠那时还是一座道教庙宇,不收门票,进出自由 。迷信的人认为此处风水好,有神机妙算、羽扇纶巾的诸葛军师庇佑,日寇飞机看不见,炸不着,故到此处躲空袭的人很多 。由于这些有利条件,就连当地农民也沾了光,他们一听到警报声,就忙着煮饭炒菜 。饭熟后,用刀划成若干块,每块约重半斤,俗称“牙牙饭”,届时供应给避难的市民 。
有些农民还捕鱼捞虾,将小鱼小虾洗净后晒干或炕干,油炸后撒上椒盐,让疏散者在芦苇丛中、竹林树荫下吃香香 。大虾则去壳挤出虾仁,洗净剁细,做成南虾包子、明虾烧麦等小吃;大鱼则洗净后对剖,做成豆瓣鱼、泡菜鱼等菜肴,当然这一类大菜只可能供应给那些有钱人食用 。
刘湘墓园旁的郭家林子,有一位曾在浙江当过县府科员,后逃难入川的下江人下江人是旧时泛指长江三峡以下流域的外省人,他在这里搭了间席棚,棚顶上撒些杂草和树枝作掩护,棚后放置一排沙缸,用以澄清渠水煮面 。此人的抻面技艺高超,揉面时掺以细盐和花椒水,将面擀薄后,每斤要切三百多刀,面细得来宛若银丝,下入沸水锅中一烫即熟,起锅捞入碗中后,再浇上头天晚上炒制的三鲜、肉丝、炸酱、虾羹等臊子,撒上胡椒粉和葱花,其味鲜美无比,令人大饱口福 。后来,这位先生又跟成都本地人学会了烤白面锅魁,避难的人吃一碗面啃一个锅魁,更能耐饿 。再后,他又推出了锅魁夹小笼牛肉、鸡丝凉面和卤肉三丝,他也由此名噪一时 。
推荐阅读
- 部落怎么去月光林地 怎么去月光林地
- 南京鼓楼骨科著名专家 南京鼓楼医院怎么样
- 为什么感觉油漆味好闻
- 阿里京东拼多多入局,关于C2M的新故事
- 钧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 菊花不同的种类有什么用
- 途观后尾灯怎么拆图 途观后尾灯怎么拆
- 途观机油保养灯归零 14年途观机油保养灯归零
- 钧怎么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