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2.5万斤鲇鱼被起诉,这种傻事别再干了


打捞现场 长荡湖渔政监督大队供图
后经鉴定,这些鲇鱼为革胡子鲇 , 系外来物种,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或严重危害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 。2022年9月 , 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徐某、刘某二人赔偿生态损失费用 。近日,徐某已缴纳9万余元应急处置费 。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
案发后 , 长荡湖渔政监督大队第一时间邀请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会商案件 。金坛检察院经初步审查认为,徐某等人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符合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条件 , 当即启动立案审查 。
经鉴定,这些鲇鱼为革胡子鲇,系外来物种 , 是偏肉食性的杂食鱼类,生长速度快 , 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 , 一旦入侵成功,将对长荡湖水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
革胡子鲇泛滥(图源网络)
2022年9月底,检察机关依法对徐某、刘某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 要求二人按照专家评估论证的情况,承担非法放生导致的长荡湖直接资源损失7427.6-44564.5元、生态环境受损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5000-6000元,专家评估费用18000元,并适用惩罚性赔偿,要求二被告在服务功能损失范围内承担惩罚性赔偿 。
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并请求法院判令徐某、刘某进行赔偿,徐某和刘某起初不理解,他们表示“自己是在做好事,为什么还要赔钱?”对此,承办检察官反问:“你放生的活鱼都死了,你们还认为这是福报?”“革胡子鲇是入侵性极强的外来物种,你们知道这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有多大吗?”徐某、刘某二人哑口无言 。经检察官现场释法说理,二人最终认识到这次非法放生行为的错误,向在场所有人赔礼道歉 , 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近日,徐某已缴纳9万余元应急处置费 , 徐某、刘某二人表示愿意积极赔偿生态损失费用 。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
相关办案部门提醒 , 放生是好事,但是应向当地渔业行政部门报备、接受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放生前一定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确认他们适宜生存的环境,确保被放生动物的习性、数量、健康状况与放生环境相协调,尽量避免放生动物对人类生命、生活或放生地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
放生乱象背后:
【放生2.5万斤鲇鱼被起诉,这种傻事别再干了】多地出现不规范放生导致的生态环境受损事件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近年来,因为不规范放生衍生出的乱象层出不穷 。
比如,2022年8月份,全国多地都出现了鳄雀鳝 , 涉及河南、北京、湖南、广西、山东、云南、江苏等地,有的在小区水系 , 有的在公园湖泊,尤其是河南汝州,当地经过一个月的作业 , 抽干了公园云禅湖内的水,才抓住两条鳄雀鳝,引发广泛关注,甚至出现了孩童被咬伤手指的情况 。
2020年,长沙尖山湖公园附近的人们反映,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视频中显示有上百条蛇被放生到尖山湖公园,引起当地居民不安,附近很多人都不敢去公园游玩了 。尽管相关部门并未在现场发现大量蛇类活动痕迹 , 但依然制作了警示牌 。
2019年10月份 , 有人在石家庄南张井村放生了300多条蛇,虽然这些蛇全部都是菜花蛇,没有毒性,但依旧吓坏了当地村民,给当地带来恐慌气氛,当地相关部门又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 对这些蛇进行搜寻 , 抓捕 。
2017年4月,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群人在西双版纳放生的图片,并表示,这是四川爱心团从成都赶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生了一只美洲拟鳄龟 。消息传出后,引来众多网友的吐槽 。对此,律师认为这种放生行为已经构成违法 , 而来自林业部门的专家则表示,类似这样的行为难以查处 。
2013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曾通报 , 在黄河下游及河口区域,外来水生生物在一些河段渔获物中占有较大比例,被称作水域“生态杀手”的鳄龟已频繁出现在黄河下游段 。
众多案例显示,全国各地出现的放生乱象,多数原因集中在放生者私自放生,并没有掌握野生动物的习性、环境是否容纳等专业知识,仅仅是为了行善,就购买动物随意放归自然,不仅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受损,也极易引发公众安全隐患 。
现状:《野生动物保护法》约束不当放生 但执行起来“有难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