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常见实用急救技术

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 , 一面紧急联系 , 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
急救技术可用于平时、战时、病房、手术室以及医院外的各种场合 。作为医务人员,要掌握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抢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
一、心脏复苏
(1)心前区搏动后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最高 。这时 , 电能为5-15W 。心前区跳动产生的Sr可以兴奋心?。?产生电复合波,促使心脏再次跳动 。
1.方法用右手握住空心脏拳头,使小鱼际肌一侧面向患者胸壁 , 在距胸壁20-30cm的高度垂直向下锤打心前区,即胸骨下段 。拍打1-2次,每次1-2秒,力度适中 。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如无变化 , 立即改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2 。注意事项
(1)锤击不应重复,锤击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 。
(2)敲打时不要用力过猛 。儿童禁用,防止肋骨骨折 。
(2)心脏骤停患者的胸部在胸外被胸部按压时仍有一定的弹性,胸骨与肋骨交界处可能因受压而下沉 。因此 , 当按压胸部时,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胸部的压力普遍增加,导致胸部的压力、颈动脉的压力、头部动脉的压力和颈静脉的压力 。正是这种压力差使血液流向颈动脉、头部和颈静脉 。
1.病人体位病人仰卧在硬床上或地上,头部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脑血流 。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恢复的血液量 。
2.操作者的位置靠近患者胸部的一侧 。为保证压迫力垂直作用于患者胸骨,操作者应站在地面或脚凳上,或根据抢救现场具体情况采用跪姿 。
3.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3段 。通过以下方法确定位置:操作者用靠近患者足部的食指和中指确定近端肋骨下缘 , 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中指靠近胸骨切迹(不包括剑突),食指靠近中指 。将另一只手的掌根(长轴与患者胸骨的长轴一致)放在胸骨上前一只手的食指旁边 。然后,将前手放在手背上 , 双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相互紧握,但不要碰到胸壁 。
4 。压制方法
(1)成年施术者伸直双肘,用身体和上臂的力量压迫脊柱,使胸腔下沉3.5 ~ 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腔自行复位,放松心脏 , 有节奏地重复 。按压的时间大致等于放松的时间 。放松时 , 掌根不要离开按压部位,防止位置移动,但放松的时间要足够,便于血液回流 。压制频率为80-100次/分钟 。
(2)患儿仰面躺在诊疗台上,双脚微抬以增加恢复的血量 。操作者将手掌根部置于儿童胸骨的中下部 , 垂直向脊柱施力 , 使胸腔下沉 。如果是宝宝,一只手扶着宝宝的背,另一只手用食物和中指按压 。按压频率较大儿童为80次/分钟,婴儿和新生儿为100次/分钟 。
5 。按压和通风的协调
(1)一人操作现场只有一次抢救,吹气和按压的比例为2: 15,即连续吹气两次,按压15次 , 两次吹气之间无需等待第一次呼吸完全呼出 。第二次吹气的总时间应在4-5秒内 。
(2)两人负责操作 。一人位于患者胸部旁边,另一人位于同一侧患者头部旁边,负责疏通气管和吹气,还负责监测颈动脉搏动 。吹压比为1: 5 。为避免操作人员疲劳 , 两人可调换工作 , 完成一组5: 1的压吹后,在间隙进行调换 。按压过程中,可以暂停按压,验证患者是否已经恢复自主心跳 。但是,验证过程和操作员改变所用的时间不应中断按压超过5秒钟 。
6 。按下有效符号
(1)可触及的颈动脉搏动(由吹气器监测) 。
(2)收缩压(8千帕) 。
(3)意识提高 , 瞳孔对光的反应恢复 。
(3)胸外除颤
除颤器可以释放高能量的短时脉冲电流,使所有通过心脏的心肌纤维同时去极化 , 中断所有折返通道,消除异位心律,重建窦性心律 。异步除颤主要用于在急救中消除心室颤动 。因此,抢救室颤患者极其重要 。
1 。除颤器(带DC和交流)、导电胶或盐水纱布 。
2 。方法
(1)做好心电监护诊断心室颤动 。
(2)连接电源 。有交流电源(220V,50Hz)时,连接电源线和地线 , 逆时针转动电源开关至“交流”位置;如果没有交流电源,使用内置镍镉电池(15V)顺时针转动电源开关至“DC”位置 。当电源指示灯亮起约2分钟时,示波器可以显示图像 。
(3)按下外部除颤按钮和异步按钮,准备除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