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5 。草船借箭)
第二单元素
5.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认识“虞、姬”等10个新词,写出“忌、姬”等13个词,“忌、军”等15个词 。
2.默读课文 。阐明草船借箭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 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用你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4.试试看名著《三国演义》 。
教学过程
-第一堂课-
第一 ,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正所谓 , 天下大势 , 久则分,久则分 。关于三国最著名的故事是《三国演义》 , 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你们都读过这本书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角色?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 , 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 。谁能告诉我们喜欢他的理由?(足智多谋)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 。(板书)看完题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草船上借箭?你借了吗?怎么借的?现在请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 。
第二,第一遍读课文,扫清单词障碍 。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单词 。
2.注重引导:
(1)(展示生词)学生认读生词,教师指导发音 。
(2)注:“吉”的顶端是“吉”,不要写成“吉”;“总督”一词下面是“项目”二字 。不要写成“日” 。
(3)(展示生词)指派学生阅读 。
3.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
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 。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述草船借箭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篇课文所讲的内容 。
原因(1~2个自然段);
(3~9自然段)后;
结果(10个自然段) 。
这段文字主要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 与诸葛亮约定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希望陷害他 。诸葛亮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
四 。总结 。
周瑜陷害诸葛亮 , 诸葛亮却将计就计,答应三天之内办到 。接下来,他是如何在三天内成功造出十万支箭的?再看下一个分解 。
-第二堂课-
首先,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会发生“草船借箭”的故事,对四个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请从策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角色排序 。你觉得你能给他们排多少?(学生自主排名展示)
每个学生给四个字打分 。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没有异议的: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排在第一位 。诸葛亮的智谋真是令人佩服 。
第二,深刻理解和感知人物 。
1.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体现在哪里?请默读课文,用线条画出显示诸葛亮别出心裁的句子,借鉴后分组交流 。
(学生读课文并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一些指导)
讨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此时雾满天,河面上连面都看不清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 , 能够准确预测天气 。因为有雾,他什么都看不清楚,所以曹操不敢轻易出兵 。他只让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就实施了 。)
①会不会碰巧赶上了大雾?联系上面说一下 。“诸葛亮说,‘只有三天 。’“第一天,我没有看到诸葛亮出了什么事;第二天,诸葛亮依然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的第四更,诸葛亮秘密邀请鲁肃上船 。“找到文中这两个地方,引导学生阅读,读出诸葛亮的自信和从容 。由此我才知道,诸葛亮三天前就知道有雾了 。)
②我觉得“初一……偷偷邀鲁肃上船”这句话太啰嗦了 。两天前没有动静 。能不能删掉,直接写“初三四更,诸葛亮偷偷邀鲁肃上船”?(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不能删,因为只有写前两天没有动静,才能对比时间的快速流逝和诸葛亮从容的行为,真正体会诸葛亮从容自信的态度 。大家快看,这就是诸葛亮,他有一个巧妙的计划!
(2)“诸葛亮命人将二十条海上绳索连起来,向北岸进发 。”
(用绳子把船连起来,摆成一排,既方便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空隙,最大限度扩大收箭面积 。)
(3)“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 一字摆开,叫船上军士击鼓呐喊 。”
(军士击鼓呐喊,既是为了造声势 , 也是为了让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 。)
(4)“鲁肃惊奇地说:‘如果曹兵来了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出兵 。我们就喝酒找乐子,天一亮就回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