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辨治研究思路浅探

中医诊疗疾病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四诊信息采 集,到证候类型辨别,最后到理法方药确定,辨证论 治思想贯穿诊疗过程始终,而其中又以 “证” 最为关 键 。如何准确、 有效地进行辨证?如何运用辨证结 论,准确、 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这是关系到规范中 医诊疗、 提高中医疗效的切实问题 。在病证结合前提 下 ,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辨治理论体系,应是目前中 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笔者结合前期 工作基础,并以冠心病为例,对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 结合辨治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 。证候要素的特点与优势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 最基本和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证候要素(证素) 即是 指构成证候类型 (证型)或证候名称(证名)的基本 因素,是进行中医临床辨证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进一 步确定理法方药的参考与依据 。很多专家学者主张 将证素分为病位要素 (如心、 肝、 脾) 及病性要素 (如 气滞、 气虚、 血虚)两大类,认为证型或证名是由病 位要素+病性要素而构成 。
笔者则认为,病性的确是 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病位则是病性的有益补充,当 病位难以辨清或无需辨别时,可以考虑舍去病位 。在 病证结合的体系中,由于疾病本身的特异性,特定疾 病定位明确,此时在证候名称的组成中多不考虑病 位,例如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多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之证,证候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 痰瘀 互阻等临床类型,此类表达方式既言简意赅,且便于 临床实用 。证候要素概念的提出既符合对一般事物由简到 繁的认识过程,也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特 点,相对于目前各种书籍及临床运用中的证型名称而 言,证候要素数量较少,便于掌握,有助于临床医师 摒弃纷繁复杂的表象干扰,简洁准确地掌握疾病本 质 。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进行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的临 床流行病学调查时,首先对冠心病证候要素进行了规 范,在总结文献、 参考标准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提 炼出了包括4个本虚证素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和 6个标实证素 (寒凝、 热蕴、 气滞、 血瘀、 痰浊、 水饮) 在内的不包含病位的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群,进而通 过证素之间有规律的组合,形成规范的证型名称和 证候类型,从而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 一致性和可重 复性 。
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辨治研究思路
1. 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证候要素判断条目筛 选策略 不同证候要素对应不同的中医四诊信息条 目群,各种信息条目是进行证候要素判断、 分析与评 价的基础与实质性内容 。笔者认为,涉及证候要素判 断的条目 “宜简不宜繁,宜精不宜泛” ,制定规范、 简 明的证候要素判断条目筛选标准,辨证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既可以执简驭繁,便于临床操作,保 证辨证的准确性与规范化,进而还可通过证候要素 的定量评判,指导具体的理法方药 。
笔者认为,证候要素判断条目的特征性不仅表 现为常见程度 (敏感性) ,还体现在对某一证候要素 诊断的特异性,应是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综合评 价 。比如说,很多冠心病患者可合并有 “头晕” 症状,但头晕既可以属于实证范畴,也可以是虚证表现,气 血亏虚、 痰浊上扰、 瘀血阻窍、 阴虚阳亢等皆可有此 症状,故头晕出现频率虽高,但辨证特异性不强; 另 一方面,有些条目虽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特异性却 很高,比如 “面色黧黑” 属于血瘀证特征性表现,有 此症状的患者绝大多数具有血瘀证,但同时却也有 相当大比例的血瘀证患者并无此症状 。依据以上情 况,笔者将证候要素的判断条目主要归纳为4种: 第1 种诊断特异且临床常见,第2种临床常见但特异性不 足,第3种有较好的特异性但临床少见,第4种则是临 床少见且特异性亦不足 。在进行证候要素判断条目 筛选时,第1种毫无疑问是要保留的,第4种则需要删 除,至于第2、 3种则需谨慎对待,因为第2种条目虽特 异性稍弱,但敏感性好,临床常见,很多时候可起到 辅助诊断的作用,第3种条目则是特异性强,诊断价 值大 。所以,临床对证候要素判断条目进行筛选时,应同时兼顾条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