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的来历及习俗 清明节放风筝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清明节放风筝的来历及习俗 清明节放风筝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在古代 , 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 , 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 。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 然后放上天去 , 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 , 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 , 交上好运 。风筝也象征着护身符 , 是一种保佑平安、祈福幸运的吉祥之物 。
【清明节放风筝的来历及习俗 清明节放风筝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是相传在五代时 , 有个叫李邺的人 , 在风筝上拴上竹笛 , 微风吹动 , 嗡嗡有声 , 很像“挣筝”声 , 因而得名风筝 。风筝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 相传鲁班大师曾用木、竹做风筝 。《墨子·鲁问》中“公输子削竹木 , 以为鹊 , 成而飞之 , 三日不下……”是有关风筝的较早记载 。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 。可以说 , 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
1、扫墓祭祖:按照习俗 , 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 , 扫墓时 ,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 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 , 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 , 再将纸钱焚化 , 叩头行礼祭拜 。
2、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 ,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清明节也为踏青节 , 踏青可以去郊游、爬山等 。
3、荡秋千: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 。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 , 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 。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 。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 , 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
4、插柳:插柳的风俗延续至今盛行不衰 , 因为杨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 , 插到哪里 , 活到哪里 , 年年插柳 , 处处成阴 。
5、放风筝:每逢清明 , 人们不仅白天放 , 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过去 ,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 便剪断牵线 ,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