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关于三月三的美食有哪些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关于三月三的美食有哪些

1、桃罐头:在民间传说中,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我国的神话中,王母是女仙之首,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她拥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还有让人吃了延年益寿的蟠桃,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只不过,在人间,三月三桃花刚开,还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因此人们就会吃桃罐头来讨个吉利,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桃花运等好运不断 。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关于三月三的美食有哪些】2、鸡屎藤糖水:在广西和海南等地,有着吃鸡屎藤糖水的习俗 。鸡屎藤是一种草本植物,当叶子被揉碎时能闻到一股类似鸡屎的味道,所以叫鸡屎藤 。用新鲜的鸡屎藤榨成汁,然后再放到锅里烧开,煮开后,绿色的汁水会变成黑色,再和米粉一起和成面团,揉搓成条再切段,蒸熟后再煮成糖水食用即可 。
3、彩色糯米饭: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山歌节,彩色糯米饭是主要的美食 。将枫香叶、苏木、密蒙花、紫蓝草用热水煮开至出色,滤掉枝叶,放糯米浸泡6小时左右上色,把染好色的糯米蒸熟即可 。吃彩色糯米饭,有人丁兴旺,身体健壮的寓意 。
4、荠菜煮鸡蛋:相传有一天,华佗采药时遇上大雨,到一位老人家里躲雨,发现老人被头疼病折磨得厉害,于是在老人家菜地旁拔了几颗荠菜和鸡蛋一起煮,老人吃了以后头不痛了,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 。后来,这种吃法在民间就传开了,用荠菜煮鸡蛋就成了三月三的习俗之一,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不生病 。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一、来历: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
二、风俗:
1、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 。
2、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 。”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汉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
壮族三月三歌什么节
壮族三月三歌是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假日,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
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 。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几十度,三月初三时节有的地区还很寒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