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食物有哪些 什么是三月三壮族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食物有哪些 什么是三月三壮族

壮族三月三是上巳节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人们大多会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等 。有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每到圩日,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 。
壮族艺术: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食物有哪些 什么是三月三壮族】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妈勒访天边》中,壮族先祖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的 。舞蹈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捞虾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等 。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
1、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
2、包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
3、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
三月三的食物有哪些
三月三的食物有鸡屎藤、荠菜煮鸡蛋、五色糯米饭、蒿子粑、甜酒发糕等 。
1、鸡屎藤: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将鸡屎藤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屎藤面 。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
2、荠菜煮鸡蛋: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
3、蒿子粑: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 。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 。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 。
4、甜酒发糕:广西壮族人在三月三上山扫墓时,不仅要拿甜酒发糕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沾染福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