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总台采访人员专访,就此次调整作相关解读 。
我国传染病防控依法实施分类管理 动态调整
梁万年介绍,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 。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间限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
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
详细:27种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来源:百度百科)
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 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
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 , 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 。具体将一种传染病划定为法定或者不列为法定传染病 , 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 , 是综合考虑病原体特性、疾病特征、传播速度和范围、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群免疫力、卫生系统的防控救治能力等因素而做出的决策,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传染病的分类就会做出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也会相应地优化调整 。
梁万年表示,新冠在早期发现时,由于对其病毒特性、流行病学特征 , 包括对生命对健康的危害等方面缺乏认识,并且不完全具备有效的抵抗能力,国家把它定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现在,一些关键情况发生了变化,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 同时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聚焦重点的防控领域和措施,更加科学地进行疫情防控,所以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条件已经具备 。
调整为“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
梁万年指出,调整为乙类乙管是一种依法、科学、有序的动态调整,不是完全放开不管,调整目的是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 , 更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始终秉承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 不能理解为放任不管 。
【甲类和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病种呢 甲类和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病种】他表示,在调整为乙类管理后,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都会做出相应调整 。
梁万年指出 , 要坚定信心,最大可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 。从国内情况来看,有些地方已经或者正在渡过第一波最高峰的冲击 , 并没有出现大面积重症、死亡这种情况 。另外,要在科学上注重加强疾病的监测,及时查看它的变异情况 。
新闻多看点
在防控措施上
“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有何不同?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表示,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报告时限方面 。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
隔离措施方面 。“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
区域管理方面 。对已经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
推荐阅读
- 大蒜泡酒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 干桃胶怎样保存
- 如何用手机拍出更好的照片 手机摄影拍摄什么好
- 吃南瓜的禁忌
- 杨梅酒能空腹喝吗
- 急性肠胃炎拖一晚上危险吗
- 夏天喝黄芪上火吗
- 吃生抽的危害有哪些
- 剥好的菠萝蜜可以冷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