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呼吸形式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诸病源候论》 是中医史上现存的首部专门叙 述疾病分类、 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中医学典籍 [1 ],作 者巢元方为“太医博士”,相当于现在的中医教授,对汤药并非不精,然而该书未载一药一方,却直言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记 载导引术 280 余条,可见其对导引情有独钟与自信 。导引即医学气功,整理挖掘这些导引操作,对于丰富 中医治疗方法、 完善中医气功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 价值 。
气功是调身、 调息、 调心三调合一的身心锻炼技 能 [2 ]。作为医学气功的导引,同样具备这 3 个操作 要素,即调身、 调心和调息 。然而《诸病源候论》 导 引法 280 余条,明确说明呼吸操作只占有 1/3,根据 所有 280 余条的操作特点,通常的操作应当是吸气 后的屏气操作 [3 ]。本文以《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中 调理脾胃的一条导引操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出四套 操作方式,运用实验技术探索呼气或者吸气后屏息 所表现的皮温改变,为 《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调息的 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8 名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自愿报名入组,身体健康,男 13 名,女 15 名,年龄 18 ~24 岁 。
1. 1. 1 纳入标准 年龄在 18 ~24 周岁的在校 大学生、 研究生; 身心健康,无神经肌肉病损,无不明 原因的麻木、 无力、 肢体活动障碍,无精神疾患及其 他严重疾病; 自愿报名并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培训及 实验 。
1. 1. 2 排除标准 2 次培训未能全部参加者; 实验前30 min 内进餐或有明显饥饿感者; 实验测试 中未能按要求保持全过程闭眼及身体晃动者 。
1. 2 仪器及软件
红外皮温采集系统使用瑞典 FLIR SYSTEMS 公 司生 产 的 SC620 型 红 外 热 像 仪,处 理 软 件 为 QuickReport 。实验室环境恒温,温度保持在( 25 ± 2) ℃,湿度保持在( 40 ±10) % 。
1. 3 方法 采用 “双向设计、 关联检测、 相互释义” [4 ] 的实 验研究模式 。双向设计指在实验研究的方案设计 上,同时设计内在操作和外部检测 2 个部分,是主观 体验与客观检测相结合的内外双向设计方案; 关联 检测指在实验过程中,同时、 同步进行主观体验指标 与客观仪器指标的检测; 相互释义指对实验结果的 意义采用内外相互说明的解释方法 。
1. 3. 1 操作方法 本研究中的导引操作源自 《诸病源候论 · 宿食不消候》,原文如下 : “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所除胃寒,食不变则愈”。该导引中自极是吸气至 最舒适的状态操作,通常 《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均有 “不息” 的操作 [3 ],即不吸不呼的状态 。内气即为吸 气之义,这里吸气后屏气操作根据上下文应伴随举 右手仰掌的过程 。但为什么不是呼气呢? 此外,本条导引中“承” 左胁下,在本实验中按 照虎口向上标准执行 。而右手仰掌上举,是否需要 发力的问题,本实验考虑了 2 种情况,即用力和不用 力,当然此处的 “用力” 或者 “不用力” 实际上属于调 心操作的内容,运用具象思维 [5 ],即在操作过程中 确实有或者无手掌用力的体验 。
基于以上操作分析,本实验设计 4 种三调操作 方式,主要集中于调息和调心 。调身操作不变,具体 要求是平坐于椅子上,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臀部置于 椅子前 1/3 处 。伸腰含胸沉肩,头正颈松 。左手虎 口向上,小鱼际贴于肋弓下缘 。右手掌心向上,拇指 与其他四指分开,右手指尖指向左侧,从平头顶处缓 慢上举 。配合调息和调操作,该条导引共有 4 种操 作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