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处理家中过时不用的物品的


【你是怎样处理家中过时不用的物品的】说一说我的处理方法和心得吧以前用周末在家清闲置物品,整整扔了7个垃圾袋 。扔完以后,心里畅快,只觉得家里房子从来没有这么大,可用的收纳空间居然有那么多! 这是受我一个闺蜜的影响 。她是一个极简生活的践行者,一两年会处理掉部分东西 。而我,由于懒得收拾,或者极简的段位还不够,有些舍不得扔,积累相当可观的数量 。今年以来,随着整理的进程,前前后后已经扔了六七十袋!
可能有人会笑我:怎么在家里囤积那么多东西呢?我觉得自己可以底气十足地解答:通常而言,我家里物品的数量,并不会比别人多很多 。别人之所以没有发现“废物”,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废物” 。
很多女人都有“衣服太多不知道该穿哪件”的感觉,其实这是因为,衣柜里的大部分衣服都已经不是她所想穿的了,或者小了、大了,或者旧了、款式过时,但由于衣服本身并没有坏,当初也是花了不少钱买来的,就一直搁在那里,造成了衣服的件数虽多,能穿者却少的状况 。
衣服还不是闲置品中最让人头疼的 。毕竟,衣服的“旧”还是容易看得出的,比较有决断力的人,扔了也就是了 。麻烦的是另外一些“难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的东西 。比如,前几年流行厨房小家电的时候,跟风买的豆浆机、酸奶机、面包机、面条机、榨汁机、电饼铛……这些东西买来后往往只用过一两次,却因为毕竟花了不少钱,以及代表着心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保存着 。
前阵子,网上有个关于“当初死活买来又闲置积灰的东西”的投票,网友们提供的答案惊人相似:kindle、尤克里里、缝纫机、相机……
还有个更贵的大件———跑步机,有朋友告诉我,这玩意在家里主要用来晾袜子!
堆积大量的无用物品,最显著的后果是占用了收纳空间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家太小了,至少还需要一间房 。其实,房子并不小,只是东西太多了而已 。较为隐形却更糟糕的是,过多的物品会占用你的时间、精力及注意力资源 。东西多了,家里就乱,整理清洁需要时间,找东西也需要时间 。而且,当你见到一样物品时,你脑子里与之有关的部分就开始运转:“这东西很久没用了吧?当初是怎么想起买的呢?假如不想浪费的话,该怎么花力气补救呢?”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消耗 。
比中国更早进入“消费社会”“过剩经济”的西方和日本,近年“极简主义”“断舍离”风潮盛行 。通过丢弃家里冗余的物品,让生活重新变得轻松 。我读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时,序言中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你替房子俳毒,房子也会替你的身心棑毒 。”据说,经历过这样整理的人,会因不断的取舍,对自己的喜好、需求、人生目的更加清晰,也就更能够走好接下来的路 。
扔东西的时候,心里其实不太好受 。一是对当初购买行为的反思,二是对这些仍然有价值的物品的心疼 。不过,越是扔,越能感受到,有错的并不是现在的“扔”,而是当初的“买” 。下次再有购物欲时,会反复思量:我真的需要这东西吗?我愿意为它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真的有必要买吗,能不能租或借?
而互联网也为我们减少“扔”的内疚感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在“闲鱼”上,出售不想要了的二手物品 。而买家则能用新商品几分之一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东西 。我在那上面成功地卖出过一次,让家里少了件“积灰”的物品 。
最近我发现,还有条能让物品更快到达需要的人手中的捷径——个断舍离理念的手机应用(英文名yourole,中文名字叫“有肉”),就是把你多余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 。想把什么东西送出,就拍张照发布上去;需要的人来申请,并说明自己想要的理由;发布者从中挑选合适的对象,送出物品 。因为免費,所以效率更高 。我下下来,开开心心地发布了几样东西,很快都有人来要,其中有几位离我挺近,同城交付即可,其他以到付的方式寄出 。我又发现,里面居然有人发布了我最近想要的东西,便申请了,没想到很快被选中,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