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世界希望从中美那里听到好消息

刘鹤与耶伦会晤
新年伊始呈现出的一种相对积极的新面貌 , 对于已经紧张了好几年的中美关系来说是姗姗来迟的缓和与修复,而对于阴云密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与安全形势来说 , 就像干旱已久的土地盼着一场及时雨一样,希望从中美关系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那里听到更多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好消息,而不是关于冲突与对抗的坏消息,更希望看到2023年两国能在管控分歧、加强互惠合作方面实现一些突破 。
应该说,耶伦跟刘鹤此次会面传递出了双方需要在金融经贸领域合作的明确信号,也展现了在美国当前的对华“竞争”叙事中被刻意忽视或者轻描淡写的部分 。事实上,尽管双边关系遭遇巨大的困难,但2022年依然成为中美贸易额创纪录的年份 。而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加强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 , 推进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责无旁贷,这也是中美两个大国肩头上沉甸甸的一份责任 。
实际上,不仅国际社会有这样的需要和期待,对中美两国来说更是如此 。除了吃意识形态这碗饭的美国反华政客以及搞舆论煽动的人,美国大部分民众对地缘政治竞争无感或冷感,因为说到底 , 不管哪儿的老百姓都要过日子 。华盛顿的对外政策应当以此为根基 , 将重心从零和博弈转移到共赢与合作上来 。美国仍没有摆脱高通胀的挑战,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正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拼经济上来 。如果不掺杂政治因素,中美的互利合作面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 。
这些年,华盛顿在国际安全上加强阵营对抗,在全球经贸上推行“脱钩断链”,把整个国际大环境搅动得乌烟瘴气,美国作为肇事方有责任对此进行“污染治理”,但光靠它的觉悟是不可能的 。就在耶伦与刘鹤会晤前,美军放出“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在南海行动的消息;会晤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试图继续说服荷兰首相吕特加入到美国对华芯片打压行动中;而会晤一结束,耶伦就将开启被美媒称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非洲之旅 。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华盛顿对华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比较消极,亟待调整 。
有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美方有想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但还没等到它拿出什么实质性行动,就可能从华盛顿跳出一个人或者搞出一件事,把双方好不容易达成的相关缓和又给拽回去了 。盘踞在华盛顿的激进政治力量,已经成为中美关系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僵局点上,不能再往后退 , 那里是可怕冲突的万丈悬崖 , 但往前走又受阻于华盛顿的意愿强度和行动能力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对于双边贸易额超过7000亿美元的中美关系来说,不能满足于只要不打仗就行 。华盛顿需要也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
延伸阅读
这次世界瞩目的中美会晤,谈得应该还不错
刘鹤和耶伦会晤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世界瞩目的中美高级别会晤 。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至少有两个第一次 。
这是刘鹤同志第一次与美国财长耶伦面对面会晤 。
两人之前有过三次视频会晤,但面对面,这还真是第一次 。线上沟通有线上沟通的方便,但面对面的会谈,显然更有其不可替代性 。
这也是中美巴厘岛峰会后的中美最高级别的会晤 。
所以,新华社通稿中有一句话就说,双方的话题,围绕着“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全球和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等”进行讨论 。
谈得到底怎么样?
我个人的感觉,不代表任何机构,谈得还是不错的,看肢体语言都可以看出来,两人都是世界经济金融领域的大拿,耶伦有耶伦的认真,刘鹤有刘鹤的风采 。
几个观察点吧 。
【社评:世界希望从中美那里听到好消息】1,气氛还不错 。
新华社通稿是这样表述的:专业、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富有建设性 。
看了一下美国财政部的声明,也认为会谈坦诚、务实并具建设性 。
这些外交辞令,我个人的理解:
专业,不是泛泛而谈,很具体专业;
深入,两人进行了充分讨论;
坦诚,大家都不藏着掖着;
务实,本着解决问题去谈;
建设性,应该是取得了某些进展 。
2,谈了有半天 。
谈了多长时间?
中方的通稿是这样说的:刘鹤和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