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世界希望从中美那里听到好消息( 二 )


半天是多长呢?美方没有说 。但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接近3个小时 。这么多年第一次面对面会晤,谈得确实比较长、比较充分 。
也确实有共识 。新华社通稿说: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 。
美国财政部声明说: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围绕宏观经济和金融问题的沟通对全球经济的运行非常重要 。
3,强调要合作 。
这应该是这次会晤最关键的成果 。
新华社通稿提到,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 。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 。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 。
耶伦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我们之间存在分歧 , 但我们会直接表达,我们不应该允许误解存在,特别是那些由于缺乏沟通而产生的误解 , 这会造成双边经济和金融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恶化 。”
分歧不可怕 , 但最可怕的是误解误判 。当然 , 美国一些口是心非,我们也很清楚 。
所以,刘鹤也说 ,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应该保持对话和交流 。
4 , 耶伦要访华 。
这应该也是成果之一 。
算起来,耶伦上任后,还从未到访过中国 , 这有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但这次会晤后,情况发生微妙变化 。新华社通稿说:中方欢迎耶伦财长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双方同意经贸团队在各个层级继续保持沟通交流 。
美国财政部的声明则说:耶伦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前往中国,并欢迎她的中国同行来到美国 。
“她的中国同行” , 美国人说得很艺术性 。
但意思应该是清楚的 , 耶伦想要访华,以后中方也会前往华盛顿,具体时间我们还不知道 , 但肯定会保持沟通交流 。
5,谈到了分歧 。
中美的尖锐分歧,都不谈了?
这是不可能的 。有意思的是,分歧这次处理得比较委婉 。美国财政部声明说,耶伦部长也在坦率地交换意见时提出了令人关切的问题 。
中方呢?
新华社通稿这样说: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
肯定也有尖锐的交锋,但不特别突出这一点 , 应该是双方都不希望影响这第一次线下见面的氛围 。
6,耶伦似是专程赴会 。
这完全是我个人的揣测,看了一下行程,刘鹤是赴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 。他这次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演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不容置疑地说:现在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 中国人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 。
他还乐观预测 , 相信经过努力,2023年,中国经济会实现整体性的好转 。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的事件 。
果然很刘鹤 。但耶伦其实没参加论坛,但她还是来到了瑞士 , 因为两人会晤的地点是在苏黎世 。
大概率是美方特意安排了行程,争取和中方举行会晤 。
必须看到,美国很霸道,但美国也有麻烦 。耶伦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经济2023年可能陷入衰退,美国会继续打压中国,但美国也要承受打压中国的严重后果,两国关系全面恶化,对中国不利,美国也没好果子 。
可能,我只是说可能,至少从耶伦的角度看 , 稳住中美关系,确实对美国经济有利 。
当然,外交讲究面子,美国也不会说耶伦是专程去瑞士 , 而是她去非洲访问之前,到瑞士转机,正好与刘鹤同志会谈 。
7,我们还是要冷静和清醒 。
冷静,美国不会停止对我的打压 , 我们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清醒,只要我们沉住气不乱阵脚,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以耶伦接下来访问非洲为例,我前两天文章就说,中国新外长秦刚前脚刚离开非洲 , 美国财长耶伦后脚就要去非洲了 。为什么现在去?按照美国媒体的解读,看到秦刚成功的非洲之行,美国政府有点坐不住了……
那也可以想见 , 耶伦这次去非洲,肯定又会各种挑拨离间,甚至公开对中国的各种批评,包括在所谓“债务陷阱”问题上大做文章 。
什么“债务陷阱”?秦刚在非洲就说得很明白:是西方强加给中非的话语陷阱 。我的理解,这不过就是抹黑中国,见不得中非更亲密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