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为什么一头方一头圆,筷子是圆的好还是方的好

筷子为什么一头方一头圆的问题 , 说简单也就很简单 , 主要是为了实用;说复杂也很复杂 , 因为筷子承载中华传统文化 , 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 。

筷子为什么一头方一头圆,筷子是圆的好还是方的好

文章插图
(农村手工削竹筷)
筷子起源
筷子起源于何时 , 无确切时间可考 , 据考古专家的推测 , 我国在上古时期就开始用筷子了 。早期的筷子称为“箸” , 原指为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 我国古籍最早的记载史料为《韩非子·喻老》 , 文中有“纣置象箸 , 箕子忧”之句 。这是不是筷子之源 , 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 。两千年间我国一直沿用“箸”之名 , 直到明代才逐渐称筷子 。据说 , 筷子之名最先由沿海船民使用 , 当时船上人家忌说“箸” , “箸”与“住”谐音 , 船“住”了 , 无生意可做 , 因而忌之 , 而用筷子之称代替 , 以后广泛使用 , 并取代了“箸”之名 。今天湖南湘西南地区的苗族话仍然把筷子称为“朱” , “朱”即“竹”字的音转 , 看来古代南方“箸”与“竹”或许就是一个意思 。湖南湘西南地区的苗语中保存一定的远古字音 , 如 , 吃饭 , 苗语为“茹班” , 吃东西的吃都用“茹” 。“茹”字在汉语中已失去了实用功能 , 唯独留下“茹毛饮血”一词 , 这里的“茹”就是“吃”的意思 。
筷子为什么一头方一头圆,筷子是圆的好还是方的好

文章插图
(竹筷子)
筷子历史
古时的筷子并非一头方一头圆 , 也没有现在这么粗 , 是棍棒形状 。从我国的考古发现筷子 , 是西汉时期的湖北云梦大汶头一号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 。从出土的竹箸实物来看 , 两端的粗细是一样的 。在后来各地考古出土的实物中 , 直到汉代后期 , 才出现一头粗一头细的箸 。再说 , 从古代出土的箸来看 , 直径0.4厘米左右 , 最粗不超过0.6厘米 , 和今天的筷子要细一些 。看来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 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 , 也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 , 一步一步地摸索出来 , 最后才定型成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的筷子直径也是根据地方不同 , 甚至家族不同 , 自己削的有大有小 , 但筷子的长短、样式基本一致 , 即长为七寸六分 , 都是上方下圆 。据研究表明 , 夏殷之后 , 筷子不断演化 , 从木制品、竹制品到象牙制口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低档到高档 , 越来越讲究 。
筷子为什么一头方一头圆,筷子是圆的好还是方的好

文章插图
筷子文化
从简单实用方面来说 , 筷子上方下圆 ,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手拿得稳 , 二是在桌子上或碗上摆得稳 , 三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 , 把吃饭的一头与手拿的一头区分开来 。
从复杂方面来说 , 筷子被我国古代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 , 承载了太多的传统文化意象和情感 , 而这样的文化现象都是人为地加上去的 。如筷子七寸六分长 , 被说成是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一头圆、一头方 , 圆的说成是天 , 方的说成是地 , 小小的筷子也就成“天圆地方”天地之代表;筷子成双成对 , 被说成是遵循古人太极、阴阳的思想;手持筷子时 , 连手指执筷子 , 也被说成是“天地人”三才之象 。如此等等 。确切地说 , 筷子应该是先为了实用 , 后来才被赋予了文化特性 。筷子的文化当然也离不开文人的参与 , 如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殷勤问竹箸 , 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 , 尔空来去忙 。”清代郑板桥借筷子阐发思想:“迟一箸 , 退一步 , 当下心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