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既然无法避开思维定势,就不如深入研究它,灵活用好它,既要充分享用思维定势处“常”之便利,也要克服摆脱思维定势应“变”之困难,才能做到灵活变通,发挥出“辨证论治”之优势,使思维定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基于先前经历而形成的一种对事物或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 。换言之,也就是人的习惯性或固定化的思维方式 。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的特殊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的学习与应用中存在更为普遍,影响更为深刻,因而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
文章插图
认识思维定势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有意识地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內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旨在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 。其形式按思维内容一般分为形象思维(又称直感思维,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展开的思维过程,要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形成典型性形象,其思维的流程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惟由此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此外,尚有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即灵感思维,或称直感思维、顿悟思维,是一种不知不觉之中突然迅速发生的特殊思维 。 认识事物是一个逐步积累、加深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由先前的经历所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会成为思维活动赖以依靠的重要“记忆库” 。在以后的认知中,人们会近乎本能地或习惯性地去“记忆库”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形成一定的先入为主的心理准备状态,并以此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点,去确立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步骤 。这一认知的固定倾向,即是“思维定势” 。 显而易见,思维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两面性,即正面、积极作用与负面、消极作用 。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 。所以,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同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 。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比、分析,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并用以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这种定向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 。同时,思维定势还是逻辑思维活动的前提,也是创造思维的基础 。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容易滋生思维上的惰性,进而养成一种呆板、机械的处理问题的习惯 。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很易使人陷入误区 。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又会使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方式,自然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 中医思维定势形成的背景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带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印迹,因而可谓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这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与其认知理念与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 受传统文化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医学在认识人体与自然时采用了整体观念,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及长期细致的观察来“司外揣内”,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推理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运用体验的形式来了解方药的功效 。在这一多次反复的过程中,感知的经验随之产生,经对这些经验以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作为工具加以整理、构建,就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由此可知,中医学是长期实践的产物,经验积累的结晶 。 随着经历的增加与经验的积累,认知方式久而成习,思维定势也由之形成 。诊疗时会很自然地或不自觉地去调取既往的经验,作为分析处理的“模板”加以借鉴、模仿 。 思维定势对经验起到了强化作用,并因而形成了中医学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即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一个群体和派别,如根据研究方向或内容而划分的伤寒学派、易水学派、河间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或根据认识观点或治疗方法而划分的寒凉派、补土派、滋阴派、攻下派、火神派等 。其实这些学派都是先由某人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了某种学说,而这种学说被一个群体接受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思维定势,并在运用理法方药时习惯性地加以体现 。 由于认知方法多偏于形象思维,其间缺乏客观明晰的标准,中医学理论体系因而显得笼统、模糊,所指虚多实少,进而也构成了体系中对同一问题见仁见智、经验遍布的事实,甚至成为中医学的一个特色 。如果不能认真学习、领会,用心揣摸、感悟,即极易可能为“象”所惑,在特色中迷失 。 经验对于中医学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经验思维也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但由于经验的形成会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认知水平、认知角度、认知环境、认知条件等,因而即使其中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认知成分,但也难以避免地会掺杂进一些主观的东西,这也就导致了某种经验会带有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如片面性、封闭性、保守性等 。一些经验长期以学说的形式存在而没有升华为理论,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难想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定势,自然也有其局限性 。认识到这一点,是避免在诊疗活动中按图索骥、循规蹈矩的基本前提 。 思维定势对临证的影响 由经验产生的思维定势为中医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也为中医学的学习与应用带来了相当的便利 。拥有这种思维定势,在许多情况下可做到诊疗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效如桴鼓 。既如进入了电脑设定的程序,其运行快捷而准确;又如掌握了围棋中的定式,其应对自如而恰当 。这也是中医学倡导“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根本原因 。 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源于经验的思维定势又给中医诊疗活动留下了一个个误区或陷阱,对中医学的发展构成了障碍,造成中医学的发展迟缓,发展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甚而一次次付出惨痛代价 。此类大小实例可谓比比皆是,兹举三例加以佐证 。 例一:“中风”的发病学说 。“中风”位居古代四大症(风、痨、臌、膈)之首,对其发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 。唐宋之前,均习以“内虚邪中”的“外风”说;唐宋之后,始才强调“内伤积损”的“内风”说 。 例二: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 。李氏所处的年代,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人体元气大损,时医却对貌似外感的内伤之证,仍惯以外感病论处,致误治而死者不计其数 。李氏通过悉心观察体会,跳出了旧论束缚,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内伤脾胃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王履所言:“东垣李氏所著《内外伤辨》……而天下后世始知内外之伤有所别,而仲景之法,不可例用矣 。” 例三: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17世纪以前,医者基本上习用《内经》《难经》的观点,把温病划为伤寒一类,在漫长的时期内一直比照伤寒的处理方法而施治温病 。直到17世纪,才意识到“古方今病不相能”,并通过另辟蹊径,反复实践,创新形成了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体系 。 这就是中医学经验还有其作为“框框”的另一面 。显而易见,不突破“框框”,就很难使中医学取得发展进步 。 由上述可知,思维定势人人都有,学会变通方为高手 。我们既然无法避开思维定势,就不如深入研究它,灵活用好它,既要充分享用思维定势处“常”之便利,也要克服摆脱思维定势应“变”之困难 。笔者认为,只有真正把握经验之真谛,临证真正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才能做到灵活变通,发挥出“辨证论治”之优势,使思维定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朱光)
推荐阅读
- 手机360浏览器下载的文件在哪里?
- 为什么用单反拍视频
- Photoshop制作漂亮的水晶鸭梨
- 苹果xa1901什么版本
- 不含添加剂的面粉品牌有哪些推荐
- 省公务员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 标识弹温度很高吗
- 红芯浏览器怎么安装和使用 红芯浏览器安装和使用图文教程
- 崇州湿地公园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