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


九 茶与健康:掌握饮茶安全法则

文章插图
这让我联想起2018年的春天 , 在福建政和精心制作的那批高山白茶 。野放的政和大白老茶树 , 由于多年无人管理、台刈 , 发芽率极低 , 因此只能在小开面后采摘 。茶青叶张肥大却柔嫩丝滑 , 气息清芳 , 令人惊喜 , 但在萎凋干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冲泡 , 该茶应有的甘甜、厚滑、芬芳、气韵等 , 却是“一春鱼雁无消息” , 这方急煞爱茶人 。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 某日我有点着急、冲动 , 竟然把叶片捏碎了去泡 , 果然不负我望 ,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 茶汤瞬间变得香高水厚 , 甘之如饴 。那份惊喜 , 对爱茶人来讲 , 却是“漫卷诗书喜欲狂” 。事后细想 , 大概是野生茶叶面的角质层较厚 , 白茶又没经过揉捻 , 其丰富的内质 , 在茶叶细胞不能破壁时 , 很难自然快速地溶出所致 。只有宁为玉碎 , 不为叶全 , 方识得顶尖好茶的庐山真面目 。后来 , 我把这批白茶命名为“玉碎” 。唐代茶青的捣碎 , 与今天的“玉碎” , 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
从孟诜的记载可以断定 , 唐代初期的蒸青绿茶业已存在 。那么 , 唐代以前的茶又是怎样的呢?在找不到确凿的文字记载之前 , 我们还不好定论 。可能在部分地区 , 存在着先进的茶叶蒸青工艺;而在某些落后的地区 , 也可能还没有诞生蒸青工艺 。我在《茶与茶器》一书中做过考证 , 茶的揉捻工艺 , 的确是在元代开始出现的 。基于这个认知 , 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唐以前 , 乃至更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 一个既没有杀青也没有经过揉捻的生晒茶 , 应该更近似于我们今天的白茶类 。因此 , 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证据 , 把唐代以前煎煮的茶叶 , 定义为“天然白茶” 。这类远古的所谓的“白茶” , 并不存在特定的加工工艺 , 只是生产力比较落后条件下的自然为之 。
三国时期 , 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 , 叶老者 , 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饮 , 先炙令赤色 , 捣末 , 置瓷器中 , 以汤浇覆之 , 用葱、姜、橘子芼之 。”陆羽在《茶经·之事》 , 也确认过这条记载的可靠性 。其中的荆、巴间 , 即是现在的川东、鄂西一带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有记:“武王既克殷 , 以其宗姬于巴 , 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巴人献茶的记载 。之后 , 西汉王褒的“武阳买茶” , 就发生在四川眉州的彭山 , 这里也是苏轼的故乡 。巴人献茶与武阳买茶 , 这两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 进一步证实了荆巴地区 , 的确是中国最早开始利用茶的发源地 。陆羽《茶经》的记载 , 也可作为补充证据:“两都并荆、渝间 , 以为比屋之饮 。”“两都” , 是指唐代的国都长安和洛阳 。
三国时期的茶叶 , 采得比较粗老 。以茶压饼时 , 叶片之间缺乏粘性的果胶 , 只能依靠黏度较高的米膏 , 粘茶成饼 。张揖的记载 , 从侧面证实了此时的茶叶制作 , 既没有蒸青工艺的出现 , 也没有捣碎工艺的存在 。假设茶叶经过了蒸青 , 压饼时 , 就不需要“以米膏出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