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春马铃薯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棚春马铃薯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半耐寒性蔬菜 。4℃以上种薯就能发芽,茎叶生长适温20℃左右,低夜温短日照适合地下小薯形成 。块茎(土豆)膨大需要较高温度和较大昼夜温差 , 白天24 -28℃,夜间12 -14℃,土温16 -18℃为宜 。其生育要求光照强度中等 , 结薯期以短日照为宜 。出苗期间,要求土壤湿润,块茎膨大期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 。要求疏松通气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 , 钾肥明显促进增产 。
从春季大棚的小气候条件方面看 , 适合马铃薯栽培,土壤营养和水分条件也易满足马铃薯的需要;大棚马铃薯采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上年贮藏的马铃薯逐渐减少,露地马铃薯又投采收的季节,售价较高,经济效益较高,而且大棚春马铃薯退化轻,来年可以作种薯 。因此,大棚春马铃薯很有发展前途 。
大棚春马铃薯应选用早熟、优质、高产品种,以早大白和东农303比较好,超白也可以 。关键是不能用退化的种薯栽种 。
头一年封冻前用旧塑料扣棚,当年春播前半个月左右换新膜,既能减少冻土层厚度又能减轻新塑料薄膜的污染 。
播前最好对种薯进行催芽处理 。先在黑暗和20℃左右条件下催芽10-15天 , 当顶芽l厘米长左右时,移放在散光或阳光下晒种薯,保持15℃,约20天左右,让芽绿化,能限制顶芽生长,促进侧芽发育 。
催芽后切块,每块25 - 30克 , 每亩用种薯125千克左右 。每亩撒施腐熟的猪粪等4-5立方米,硫酸钾25千克 。翻地晒土,打宽55 - 60厘米的垄 。
【大棚春马铃薯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棚春马铃薯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播种至出苗主要注意大棚保温 。白天不放风 , 夜间围草苫子,无柱大棚拉天幕,尽量提高土温,促进出苗 。当幼苗拱土时,在苗的上方把地膜割小口 , 便于幼苗出膜并防止烤伤芽苗 。幼苗出土后开始白天放风,夜间继续保温 。棚内白天气温20℃左右,夜间最低温5℃以上 。
秧子开始开花标志地下块茎将加快膨大 , 进入结薯期,应提高棚温并加大昼夜温差 。白天棚温24-28℃,夜间12-14℃ , 土温16-18℃最合适,主要是下午适当晚闭风 。不覆地膜者出苗后抓紧铲蹬,每5-7天一遍,紧三遍,以加强土壤通气,提高土温,保持水分 。最后一遍蹚地与培土结合,创造地下黑暗条件,有利块茎膨大 。
如果基肥不足,幼苗期结合灌水,每亩埯施5-8千克尿素和20千克硫酸钾 。开始开花后进入重点灌水期,开花结薯期连续灌3-4次透水 。保持地下结薯层土壤湿润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措施 , 如果土壤干旱将明显减产 。灌水后加大通风量,降温排湿和防病 。
大棚春马铃薯结薯期易受马铃薯瓢虫(二十八星瓢虫)危害,应及时喷药杀虫,把它消灭在发生初期 。大棚春马铃薯可一次采收,也可分次采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