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医一附院有个中医师英文俱乐部

建立中医师英文期刊俱乐部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 。  英语已成为医学通用语,大多数国际医学会议交流语言是英语,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大多也使用英语 。  但许多权威的国际研究机构鼓励专业人员和代表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但没有为其提供一种持续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有限的英语能力,致使一些人受到英语“门槛”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参加国际会议和稿件录用,最终挡住了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者、学子获得奖学金、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 。在中医药领域,这一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 。  其实,参与文献俱乐部学英语是条好途径 。  为使医学生们尽快掌握专业英语,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近期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效科教授团队与国家“千人计划”外籍学者、美国宾州大学妇产科主任理查德及同事在国内首次开展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文献阅读俱乐部,以观察和评价这种教学手段是否能提高医疗职业人群的医学英语的理解、写作和口语对话能力 。  在中美专家的指导下,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的52名住院医生、博士和硕士生参加了一项教学随机对照试验 。  这些医生和医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自学组,一组为期刊俱乐组 。自学组按照教学大纲自己阅读文献,不参与课堂活动,隔日自学2小时 。期刊俱乐部组参加围桌学习讨论,由美国宾州大学研究生担当志愿者并现场组织,内容主要有学习文献摘要,逐段分析并朗读重点段落,讨论课后问题 。  两组按同样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材料均选自美国《妇产科杂志》网站挑选的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痛经、盆腔器官脱垂、卵巢癌等24项妇科常见疾病病种,经过特殊设计后整理成学习资料 。  经过8周学习之后,对以上两组受试者展开测试,考试形式模拟外语托福考试,在多项选择题及写作、口语3部分测试中,两组在选择题项目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  但在后一项,俱乐部成员的写作水平和口语技能较自学组更胜一筹,进步程度十分突出 。  实践证明,这种互动式的讨论方法称得上是一条学习语言的捷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英语水平 。对此,吴效科团队发表论著《中国人的妇产科英文期刊俱乐部:一项教学随机对照试验》,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及其英文版子刊上,从循证科学角度,验证上述外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界尚属首次 。  吴效科主任指出,参加俱乐部“抱团”学习与自己独立阅读文献相比,前一途径确实能显著增强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加拿大皇家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有教育讲座和同组内讨论机会,但如期刊俱乐部设计的一样,阅读医学文献是最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并最终导致临床实践活动发生改变 。  另一个随机对照试验亦显示,与独自阅读临床文献对照组相比,参加网络期刊俱乐部能增强外科医生的评价技能 。  吴效科坦言,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尚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是历史性的,即在技术教学和英语教学之间存有空缺,后期联系机会有限,而妇产科英文期刊俱乐部作为一种语言获得的媒介,有助于填补两个学科之间的空缺,进而铲除医务工作者在攀登国际医学高峰上的一大障碍 。  时下,对我国中医院校医学生来说,西医课程安排少,专科疾病学习课时有限,疾病名词术语中西医和国内外差别大,且能读到的著述典籍多为汉语,接触和阅读英文文献的几率不高,同时部分带教老师开展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科研起点低,因此造成中医院校医学生英语水平比西医院校相对弱的现实 。  吴效科教授认为,中医药属于生命科学,是我国的原创医学,其发生、发展起源于中文的知识与文化,这是特色和优势 。  但在中医药的传播范围、健康服务及产品、产业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不能离开英文语言的公共媒介的“触角” 。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国家战略驱动的大背景下,英文期刊文献无疑是快捷通道、绿色通道和低成本通道 。  中医师英文期刊俱乐部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医学子及医务工作者“亲近”英语的机会,不失为学习和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一条“坦途” 。(衣晓峰 常惠)【黑中医一附院有个中医师英文俱乐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