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囧途的演员车在囧途大结局( 三 )


然而 , 恰是这些最初使人畏惧的铁皮设备将人们带离家乡 , 去往陌生的地方谋生 。与火车不同的是 , 巴士对道路设施的要求并没有必须建铁轨那么高 , 水泥路、柏油路行 , 鹅卵石平铺的也可 , 连泥路也未尝不能 。在铁路到达不了的地方 , 巴士是补充 。即便去乘坐火车 , 人们也可能需要首先搭乘一段中长途巴士 , 再到站换乘 。
从乡到城 , 一条换乘之路能曲折到这样:
“我”得在鸡鸣前早起 , 匆忙吃碗面——有了多次乘车经验知道自个儿的体质吃甜食或鸡蛋可能晕车——拖着行李 , 跟爸妈和子女告别 , 多余的话也不知怎么说 , 单说几句在家吃好点的话 , 再或者多说一句让孩子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提前叫的“摩的”到了 , 坐着这辆摩托车颠簸在泥路上 , 从村子赶往乡镇 , 再到车站排队坐上到县城的小巴 。到县城车站 , 天或许刚亮 。接着排队购票 , 拿着票坐上开往省城的大巴 , 数个小时后 , 到了省城某个汽车站 , 掏出零钱坐公交赶往火车站 。终于到火车站 , 此时 , 若是提前了两三个小时还好 , 假如提前了半天 , 就得找个旅店歇息或就地打地铺等待进站上车 。到此 , 整个旅途也才刚过一半 。坐火车前往目的地 , 还得多次换乘 。
作为这个年代的年轻人 , 我们也许不能想象或无法回忆人们当初是如何等待和乘坐巴士的 。好在有电视剧 。它们记录了几种早期乘车情况 。
先来看等车 。
《山城棒棒兵》(1997)剧照 。
这是电视剧《山城棒棒兵》(1997)的画面 , 在上世纪90年代乡村泥路边 , 站着等待大巴的男女 , 手提大包小包 。
此种情况是长途大巴在找乘客 , 有时叫“捡人” 。这可能是因为司机住在小镇或乡下 , 附近几个村子的乘客人数就可能够开一趟 , 因此一般不会开去车站始发;也可能是因为司机这班车的乘客过少 , 运营成本高 , 不得利润 , 得多转一两圈“捡几个人” , 等人数凑够了再出发 。如果最终没有凑够到能覆盖成本的人数 , 可能会把车上的乘客“打包”转给其他大巴 。此做法 , 据说在有的地方也叫“卖猪仔”或“倒猪仔” 。这是戏谑的叫法了 。类似的叫法有“野猪儿” , 即非正规的“野的” 。
再来看一张大巴驶来的画面 。以下是电视剧《马大帅》第一部(2004)的一幕 。
《马大帅》(2004)剧照 。
从这个角度望去 , 看到的是大巴的整体样子 。它的顶部用钢条焊有一个框架 , 用来堆放乘客的包裹行李 , 若是站在车后方 , 还能看到尾部有部通往车顶的梯子 。当年的大巴多是这样 。如今消失了 。
上面的剧照都来自电视剧的头两集 , 作为故事的开端 , 剧中人物乘坐大巴前去城市 。他们习惯坐在大巴靠窗的位置 , 向外好奇地探头观赏沿途的景观变化 。当建筑密度开始增加 , 就靠近城市了 。
假如乘坐超长途大巴 , 得在途中解决吃饭问题 。有的司机会将大巴停靠在某几家餐馆 , 乘客下车到店付钱吃饭 。据说司机一般拿有“回扣” 。这算不得有趣 。有意思的是 , 大巴途经某个必经的集镇 , 当地可能会有挑着货篓前来卖东西的商人 , 他们站在路边等着大巴经过 , 篓里装有矿泉水、饼干 , 也有自家做的盒饭 。当大巴短暂停留 , 乘客打开车窗 , 问有什么东西卖、如何卖 , 一手扔下钱 , 一手接过零食或饭菜 。一笔简单的交易在车窗那里就完成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