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两朝的科举有什么不同?


唐宋两朝的科举有什么不同?

文章插图
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在于取士只凭考试成绩决定 。除武举、制举 。都要有官员推荐外 。其他科目应举不再需要荐举 。
接下来宋安之来大概说说 。
在隋朝打下的基础下 。自唐朝开始 。完全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士人入仕和朝廷选官 。无不以考试为重 。科举制成为重要的制度 。
唐朝取士之科 。由学馆者曰生徒 。由州县者曰乡贡 。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无论学校生徒 。还是州县乡贡 。都要经过考试决定去取 。
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 。参加相应的考试 。唐代科举的科目甚多 。常选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 。明经又分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 。这些科目每年举行一次 。也称常科或常举 。诸科中最受人重视的是明经、进士二科 。因为唐代尚文 。后来明经也不为人所重 。而以进士独贵 。进士科“盛于贞观 。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
唐朝完善的科举之下 。使其“野无遗才” 。极大加强了国家的统治 。也难怪唐朝的国祚在单一的大一统王朝中最长!
【唐宋两朝的科举有什么不同?】宋代科举在唐朝制度的基础上 。有了不少变化 。《宋史·选举志》说:“宋之科目 。有进士 。有诸科 。有武举 。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 。而进士得人为盛 。神宗始罢诸科 。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 。其后遵行 。未之有改 。”
宋朝科举只凭考试成绩决定 。除武举、制举 。都要有官员推荐外 。其他科目应举不再需要荐举 。
宋太祖赵匡胤在乾德二年初置制举 。诏曰:“今后不限内外职官前资、现任 。黄衣、布衣 。并许直诣阁门 。进奏请应 。”即不论官员、平民 。任何人都允许应举 。宋仁宗赵祯在庆历六年 。对制科考试则加了一条限制:自今制举“须近臣论荐 。毋得自举” 。凡应制举者 。必须有“近臣论荐” 。”
宋朝还有独特的特奏名制度 。专为多次参加省试或御试落榜者而设 。这样的落榜者年龄在40或50岁以上的 。由礼部奏其名 。直接参加殿试 。分别等第 。一律赐予出身或授予官衔 。特奏名收罗久困于场屋的士子 。数量庞大 。
宋朝对于读书人如此之优待 。也难怪有着文宋之称 。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其他观点:
唐宋两朝的科举有什么不同?

文章插图
唐宋两朝时的科举形式没有太多的不同 。相比来说 。宋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 。对于招揽人才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者不同最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
一、唐朝时的进士人数 。远远少于宋朝 。唐朝整个时期一共招考263次 。进士却只有6637人 。而宋朝虽然只有118次 。却进士人数达到42548人 。由此而见 。宋朝进士名额是大大扩招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唐朝进士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 。宋朝则是现在抗扩招后的了 。当然 。考进士的难度还是很高的 。和现在考清华北大差不多 。
二、宋代进士一登科即可授官 。
唐朝时 。就算你考取了进士 。也不见得就马上“分配工作” 。成为官吏 。像韩愈老师 。就考了进士后做了多年的冷板凳 。天天急得发疯 。给宰相们上书 。求个官做 。后来没办法 。主动要求去正发生兵乱的危险州府去当幕僚 。而在宋朝 。一登科后就保“分配” 。肯定有官做 。
三、宋代科举相比唐朝更为公平 。
宋代因为完善了糊名制度、锁院(主考官封闭起来)制度 。使得录取更为公平合理 。而唐代送后门 。托人情的情景屡见不鲜 。王维因出卖色相 。给公主弹琵琶而获得高中 。杜牧因有吴武陵的人情 。而“屠沽不能易”(就算杜牧是杀猪的屠夫也要让他中举) 。所以唐代各种行卷请托等“潜规则”、“暗交易” 。屡见不鲜 。像孟浩然、贾岛、张祜、罗隐等人才 。都终身不第 。黄巢因为没有中举 。一怒之下造了反 。直接葬送了唐朝 。而在宋代 。几乎所有的知名文人都出身科举 。像状元张孝祥、文天祥等 。都是非常杰出的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宋代选拔人才机制的完善与成功 。
唐宋两朝的科举有什么不同?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