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纸上无颜色 。却问梅花落几分" 。这两句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也不知有没有完整的诗作 。权且把其当作残诗或佳句 。我觉得诗句也符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 。吟来也非常有韵味、哲理和意境 。
大家看诗句中的"纸"和"梅" 。它是古代中国文房四宝中的一宝 。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四君子"之一 。句中的"无颜色"和"落几分"既对立又统一 。既矛盾又自然;在"明"与"问"中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明非明 。问非问 。
文章插图
从字面意思上 。可理解为明明纸上的画没有任何颜色 。但是偏偏有人询问请教画中的梅花到底凋谢了多少 。诗句赞美了画艺的神奇和高明 。赞叹画中之梅的栩栩如生 。正所谓大音希声 。大道无形 。大美无色 。由此 。诗句中的意境高古深远 。让人回味无穷 。
文章插图
从诗意上我们可以理解为 。在大雪纷飞的寒冬 。一夜的鹅毛大雪却把绽放的梅花覆盖了 。一早起来窗外银装素裹 。犹如一张白纸 。隐约见到几朵寒梅 。给你的错觉是"大雪压落了几分梅" 。而不是"大雪盖住了几分梅" 。如此的美景你说有多美 。
文章插图
从诗句中 。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春寒料峭 。大雪末消之时 。梅花的花瓣不知不觉开始凋谢 。白如纸色的大地 。又怎么知道梅花究竟落了几分 。但从梅花的几分落下化作春泥中 。告诉我们春天即将到来 。大地和万物也将再次复苏 。茫茫大地 。物蕴一冬 。梅落几分 。春近些许!
文章插图
诗之美 。美在意境 。美于多意 。诗句中的色和梅是美的 。它美就美在多种解释上 。美在似有若无上 。美在残缺不全上 。美在期待您的给予后续补缺完整上 。
(文/原创图/网络)
其他观点:
从表面看 。这一联好像没什么含义 。甚至逻辑也不通!
分明纸上无颜色 。却问梅花落几分 。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分明纸上没有其他颜色 。但是 。那人却来问我梅花落了几多?
若只从字面看 。这两句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而且 。甚至有些逻辑不通 。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纸的颜色和梅花有什么关系呢?
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不是太牵强了?
作者究竟表达的是情 。还是景?
如何才能找到作者隐藏的真意呢?
显然 。要想深入理解这一联两句的意思 。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并展开联想的翅膀 。从而赋予这半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艺术美了!
文章插图
▌诗里的纸 。它是哪一种类?
我们都知道 。纸经过染色、托裱、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处理后 。就能加工成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纸笺 。比较适合绘画、题咏和书信使用 。
最著名的“薛涛笺” 。据说就是女诗人薛涛自制的深红色的小彩笺 。入目温馨浪漫 。专用于其写诗词、绘画使用 。
所以 。我们若把这里的“纸”理解为薛涛笺一类的纸笺 。这一联就很容易理解为:
▲原来 。梅花和红笺的颜色几乎是一样的 。根本分辨不清 。所以 。那人问我梅花落了几分在纸上 。我却没有看出来!
可是 。这样的解释有点太牵强了 。
毕竟 。把纸笺放在梅花树下等梅花落下这样的无聊事 。实在太刻意 。太附庸风雅 。不符合浑然天成的诗词意境!
那么 。是不是这“梅花”还有什么秘密呢?
文章插图
▌所以 。我们还要去深入理解梅花的含义 。
因为梅花的冷艳高贵 。所以 。自古代南朝开始 。就有女子画梅花妆来打扮自己 。
宋人向子諲的《点绛唇》有言:冰雪肌肤 。靓妆喜作梅花面 。寄情高远 。不与凡尘染 。
所以 。梅花通常又被比喻为女子的胭脂妆 。
女子的妆容可以自己擦洗掉 。可以被雨水冲洗掉 。当然 。也可能被泪水冲洗 。掉落在纸笺上……
如此一来 。这两句就可以理解为:
▲原来 。梅花胭脂和信笺的底色是一样的 。被伊人的泪水冲落在了纸笺上 。我却没有看出来 。那人问我梅花落了几分?其实 。是问我知不知她流了多少粉泪在纸上……
推荐阅读
- 在唐朝,你心目中的十大将才都是谁?他们各自都有哪些战绩?
- 男生天天跟你聊天约你出去但是不表白,是不是该停止这种行为?
-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两个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 fitness是什么意思
- 啧啧啧怎么读?啧啧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 果树根外追肥的五关
- 唐朝的学校和科举是怎样的?
- 哩的多音字组词嚷的多音字组词
- 德字组词,德字吉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