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的诗歌最鼎盛?


最近一直在读关于唐朝的书 。我来简单说一些我自己的认知 。

为什么唐朝的诗歌最鼎盛?

文章插图
1、创作群体的改变
先秦的《诗经》 。是采风官从民间采集而来的 。换句话说是官方收集整理的 。
乐府是乐府机关搜集整理的民间诗歌 。
这两者都具有官方性 。虽然取自民间 。但带着官方的烙印 。创作者甚至没留下自己的名字 。
《楚辞》 。是文人士大夫的诗歌创作 。屈原宋玉、淮南小山这些都是文人 。都处于上层阶级 。
魏晋六朝重门阀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诗歌创作者都是金字塔尖的一撮人 。比如三曹 。萧衍 。建安七子 。谢家昆仲……
到了隋朝 。科举制度诞生了 。打破了门阀制度 。寒门子弟也可以读书入仕 。他们拥有了通往上流阶层的道路 。读书不再是上层社会 。文人阶层 。世家大族的独享 。绝大部分普通人拥有了机会 。于是创作也不再是官方 。文人士大夫所独享的 。甚至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全民创作的阶段 。
人人皆可创作 。不再受官方的约束 。也不再受阶层的约束 。这是前所未有的 。创作群体从官方、一小撮人 。变为一大群人 。在数量上就有碾压性的优势 。像是洪峰到来 。冲破堤岸 。汹涌而浩大 。
2、流行风向与趋势
隋朝的时间很短 。很快就被唐朝接替了 。唐朝更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
唐朝的科举考试内容 。就是诗歌创作 。比如我们很熟知的一些诗 。祖咏的“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这就是他交的考卷 。还有钱起的“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这也是考卷 。
以诗歌取仕将诱发诗歌的热潮 。写诗创作成为走仕途的必经之路 。这是自上而下的 。
唐朝的帝王热爱诗歌 。自己也创作诗歌 。他们甚至尊重热爱诗人 。比如李隆基就曾为李白“亲手调羹” 。因为科举的形式 。唐朝的官员也是诗人 。他们自己就是诗歌的行走的宣传标语 。而考上科举的士子 。则曲江宴饮 。雁塔题诗 。这让诗歌创作成为一种常规活动 。在民间 。诗歌是用来唱的 。很多诗人的诗歌在街头巷尾传唱 。甚至成为宴饮场合歌女的表演 。
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 。使得诗歌大为流行 。写诗创作成为主流 。在各个阶层都很流行 。成为大趋势 。就像我们现在学英语一样 。全国各地 。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甚至成人 。都在学英语 。已经成为必修的学科 。诗歌在这种趋势下怎么能不壮大不繁盛呢?
为什么唐朝的诗歌最鼎盛?

文章插图
3、唐朝的社会环境
量的变化并不能说明问题 。唐诗真正的繁荣在于它质的飞跃 。
魏晋六朝是一个动乱的时期 。王朝更迭 。社会动荡 。战乱频繁 。隋结束了这种长期分裂的局面 。唐完成了统一安定 。和平年代给诗人创作的温床 。让他们可以安心搞创作 。不再流离奔波 。挣扎在生死线上 。
因为统一的南北融合 。带来思想的冲击和碰撞 。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 。诞生出新的内容 。
和平带来的还有商业的发展 。繁荣的商业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 。从西域来的胡人 。胡舞 。外来的留学者 。留学僧 。极大丰富唐人的见识 。他们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这都是利于诗歌创作的 。
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方面 。人们拥有充分的信仰自由 。佛教、道教、儒教 。都是当时所推崇的 。李白就好求仙访道 。他自己也是一名道士 。王维则是佛教教徒 。此外官方允许外来宗教进入 。如景教、袄教、摩尼教都在唐朝发展 。
唐朝的君主相对比较开明 。几乎没有出现明清那样因为诗文而抄家灭族的文字狱 。白居易敢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 。他写的时候离事发也只隔了50年 。写《卖炭翁》 。是直面宫里的太监 。这些在今天看都是不可思议的 。
唐朝的边际问题一直很反复 。与吐蕃 。回纥等关系时好时坏 。于是给了很多人建军功 。拓疆土的机会 。唐朝涌现的不少边塞诗人都在此列 。
开明、包容、多元、繁盛的社会环境 。给唐诗提供大量的题材、为诗人提供更高更广的视野 。给诗人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与际遇 。从而迫使他们创作出同样繁盛灿烂的诗歌 。
为什么唐朝的诗歌最鼎盛?

文章插图
4、传统文化的传承
书中一行字 。世上已千年 。千年后的今天 。唐诗依旧散发着魅力 。依旧让我们一读再读 。沉醉其中 。
我们为什么无压力看懂唐诗呢?因为文化的传承是没有割断的 。千百年来我们一脉相承 。技术变了 。器物变了 。思想更开放了 。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 。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