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几个观点 。钓友有没有听过?
①钓上来的小鱼再扔到河里的话 。它会“通风报信” 。窝子里就没鱼了!
②钓上来的小鱼再扔到河里它还会咬钩 。还会闹窝 。所以扔到岸上 。这样窝子里的小鱼就越来越少 。闹窝程度就不严重了 。就有更多机会钓到大鱼了 。
③小鱼经鱼钩钓上来后受伤严重 。放回水里也活不长 。干脆来个痛快 。直接岸上解决了 。
以上这几种说法靠得住吗?下面会一一解释!
文章插图
但不管怎么说 。上面这些还都算得上有借口的!而有些人纯粹就是习惯性动作 。这些人不论是钓上什么鱼 。不论是大是小 。都没有放生的意识 。不得不承认 。这样钓鱼的人还有不少 。对此我无话可说 。没有对生命的半点敬畏之心 。不配称之为钓鱼人!
放生小鱼 。它会“通风报信”吗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件事 。每次回老家 。我妈就会杀一只自家养的鸡给我们吃 。这种散养的鸡比饲养的好吃太多!
每次杀鸡的时候 。别的鸡只会“咯咯”地叫几声 。便开始了“围观” 。甚至还会争相抢食被我妈扔掉的鸡内脏 。这只鸡在将死的时候难道不会给同类发送一下“危险信号”吗?其它的鸡一点都不害怕吗?事实摆在眼前 。它们对同伴的死表现得异常“冷酷无情” 。
我理解这可能和进化程度有关!说回鱼类 。海里的一些鱼类已经明确会向同类传递一些信息 。通过声音、振动、释放化学物质等 。信息一般仅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求偶、遇险、饥饿等 。
而我们经常作钓的淡水鱼却没有进化到这种程度 。同类之间也会有信息的传播 。但信息太微弱 。一条鱼被放生或者横尸水中 。都很难让别的鱼类感知到危险 。它们是没能力把这种信号和危险建立联系的 。更不会聪明地觉得“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文章插图
这些鱼类对突然的环境变化反倒很警觉 。比如扔个石头入水、遛鱼时鱼在水中的搅动 。这些反倒能让它们马上意识到危险 。也就是说一些孤立、单纯的物理事件能让它们感知到危险 。一些复杂的、多样的生物事件它们几乎无感 。
所以 。放生小鱼 。几乎不可能存在“通风报信”的行为!不然 。我们把钓上来的鱼放在鱼护里 。岂不是满河里的鱼都知道了危险 。哈哈!
钓上来的小鱼扔水里 。它还会再咬钩吗
毫无疑问 。会的!
不然 。我们野钓时就不会经常钓上来嘴巴被钩豁的鱼了 。有的鱼被我们钓上来时嘴巴上还挂着别的鱼钩 。黑坑回锅鱼都是被反复钓过的 。这些都足以说明 。放生后的鱼 。还会再咬钩的!
但是 。这里有个时间和饥饿程度的问题 。刚被钓上来的鱼 。再扔到水里多久会再咬钩?扔水里就马上咬钩吗?对这个问题 。我没有找到答案 。从理性的推测看 。刚受过伤害的鱼不可能马上就咬钩的 。这个时间间隔肯定远远超过7秒 。也和饥饿程度有关 。太饿的话说不定很快就咬钩了 。毕竟对于低等生物来说填饱肚子的需求大于一切 。甚至远高于危险意识 。
文章插图
所以 。担心放生小鱼后它会接着闹窝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个人觉得没必要 。我觉得不可能马上就会咬钩的 。至少得找个障碍物躲一躲 。平静一下小心脏是不是?我们把它钓上来觉得平淡无奇 。可对于这些小鱼来说 。被钓上来的过程 。那绝对是即无比痛苦、又无比恐惧 。若是有人类的智商 。绝对一辈子都忘不掉 。
钓上来的小鱼放生后 。死亡概率有多大
不得不说 。常见的鱼钩对大鱼伤害可能不大 。但对小鱼来说 。伤害的面积相对于整个身体的大小来说 。就大很多了 。加上小鱼身体也脆弱 。嘴巴更小、更薄 。所以 。小鱼确实更容易受到鱼钩更大的伤害!
但这不是就把它扔在岸上等死的理由 。小鱼虽然更容易受到较大的伤害 。但它们的生命力却顽强 。那么小的个体依然能够大量存活就是这个原因 。钓的小鱼只要不是暴力摘钩 。一般都能轻松存活 。
文章插图
总之 。钓获小鱼不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应该把它们扔在岸上等死 。即使有各种担心 。也可以将它们先放在鱼护里 。收竿的时候再放回水里就是了!
其他观点:
推荐阅读
- DNF中,如何花费最小的钱获得“天空套”?
- 《论语》是什么时候成书的,是真实的孔子语录还是后人杜撰的?
- DNF旭旭宝宝最喜欢的天空套,如今拍卖行直接购买,慢慢开始普遍,你怎么看?
- 炸鸡、串串、火锅、披萨、米粉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 《论语》的“论”字究竟应该读什么音,有何奥秘?为什么?
- 落地12-13万左右的SUV,哪款最值得拥有呢? 该如何选择?
- 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还要读《论语》呢?
- DNF如何100%成功合成天空套?
- 野钓太多小鱼闹钩,有没有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