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四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散花飞天(五代 莫高窟61窟 背屏)
两身横向飞行的飞天。上方一身服饰华丽。下方一身为梳双髻少女。面相丰满。双手散花。衣着简朴。矫健而有生活气息。以红色晕染脸颊和身体肌肤。线条清晰流畅。继承了唐代画风。
衰落期:宋、西夏、元(960—1368年)
宋代、西夏和元代 。属于敦煌壁画的晚期 。这一时期的飞天绘制进入了衰落期 。壁画上美丽动人的天宫乐舞也随之谢幕 。
宋时期:飞天绘制走向程式化 。造型缺乏活力
宋代壁画中 。飞天绘制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 。不仅飞天画的数量减少 。而且造型缺乏活力 。精神凋涣 。有些甚至是风骨孱弱 。飞动无力 。寡情乏韵 。究其原因 。一是连年战 乱 。民不聊生 。难以唤起人们欢乐的情绪 。营建石窟的财力也受影响 。二是佛教密宗兴起 。密宗推崇弥勒和观音信仰 。在造像中少有飞天出现 。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掌管敦煌地区的曹氏追随北宋宫廷的体制在瓜州建立画院 。使飞天的绘制走向程式化。缺乏新意 。
敦煌画院设立初期 。在线描造型上颇有魄力 。豪放、丰润、富于变化 。特别在人物面部塑造上 。笔力劲挺 。神采奕奕 。具有内在的力量 。但到曹元忠以后 。线描变得柔弱无力 。艺术修养不足 。而整体效果却表示了画院的统一 。程式化严重
院体壁画中的飞天一般面相丰圆 。神情持重 。身材窈窕如少女 。菩萨装束 。斜披帔巾 。飘带饰有条纹 。造型多以线取胜 。勾线劲健流畅 。基本为白描人物 。仅在饰物、裙、巾带上敷彩 。色彩以石绿、赭红为主要用色 。冷暖相济 。简洁雅致 。典型的有莫高窟 7 6窟 、榆林窟 2 6窟中的飞天。莫高窟 7 6窟飞天绘于环窟四周。但这时的飞天流动缥眇的动感性不足 。在用线上颇见功力 。是院体画中的代表作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捧珠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飞天面相丰圆 。长眉修目 。戴宝冠 。梳高髻 。斜披大巾 。下着长裙 。两手捧金光闪闪的摩尼宝珠 。造型优美 。画工精细 。不失为宋代佳作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佛宝盖飞天(宋 榆林窟26窟 北壁)
净土变中的佛宝盖两侧 。飞天驾云绕行而下 。其面相短圆似女童子 。额上有吉祥痣 。头后梳双髻 。双手捧花供养 。墨线勾轮廓 。以石绿、赭红和白色为主色调 。风格鲜明 。璎珞华盖之华丽有五代之遗风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捧珠双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南壁)
两身飞天相对共捧一大摩尼宝珠 。飞天服饰华丽 。多珠宝饰物 。其造型、勾线均体现出时代风格 。设色为冷色调 。以青、绿 。灰色为主 。
西夏时期:飞天造型多具少数民族风格
党项为北方游牧民族 。12世纪初 。党项与甘州回鹘发生了争夺河西走廊的长期战争 。党项军队攻陷甘州 。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 。占领河西后党项族立大夏国 。在短短的二百年间建立起了独特的西夏文化 。西夏文化受到中原汉族及辽、金、回鹘、吐蕃等农、牧文化的影响 。有独特的文字 。
回鹘、西夏时期敦煌地区新开石窟不多 。多为改建 。在莫高窟和榆林窟 。均留下很精彩的遗迹 。反映出回鹘、党项族艺术强调装饰性的特点 。例如西夏洞窟 。常见的壁画风格为团花锦地 。画千佛 。人物体健腿短 。有西夏造型特征;受回鹘影响的洞窟 。画曼荼罗 。从此时绘制的飞天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伎乐飞天(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飞天梳高髻 。戴宝冠 。有头光 。面相丰满 。丹凤眼 。斜披天衣 。下着裙 。一弹琵琶 。一弹筝 。生动和谐 。人物体健腿短 。有西夏造型特征 。线描精细 。设色浅淡 。是西夏的杰作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伎乐飞天(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两身伎乐飞天高髻花冠 。天衣长裙 。一侧身回首吹凤笛 。一高举拍板和之 。形象生动 。乐器画的逼真 。与人体的比例也很协调 。
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还会有怎样美丽的姿态?

文章插图
▲献花伎乐飞天(西夏 莫高窟327窟 窟顶南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