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籍贯” 。有些人对其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入学、求职、贷款等日常生活中填写各种表格的时候都会被要求填写 。而且翻开户口本 。在个人“常住人口登记卡”一页中也有“籍贯”一栏;陌生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填写 。甚至有些人将“户籍”与“出生地”混为一谈 。误认为户口本中“出生地”等同于“户籍” 。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
文章插图
那么什么是“籍贯”呢?为什么要填写“籍贯”?
“籍贯”其实是一个极为标准化的概念 。指的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 。在实践中 。如果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 。本人籍贯随父亲籍贯;父亲籍贯也无法确定时 。“籍贯”一栏填写本人出生地 。“籍贯”一般随“父系” 。只有在父亲是外国人或者《出生医学证明》中未记载父亲信息时 。“籍贯”才随母亲籍贯 。对于另外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籍贯不详的(弃婴)、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等 。“籍贯”一栏或者填写收养人的籍贯 。或者填写入籍前的国籍 。
就“籍贯”的概念而言 。情感上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根”在哪里 。尤其是在如今人口流动率较大和大规模的城镇化推进中 。不少三四线城市或乡镇的年轻人都在一二线城市买了房、扎了根 。在取得就业所在城市户口的同时 。“籍贯”更能帮助他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自己的祖辈世世代代生活在哪个城市 。
举个例子讲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 。身边不少同学来自祖国各地的乡镇 。比如江苏盐城、山东沂蒙、黑龙江抚远等 。他们在大学毕业后都通过人才落户的方式将户口落在了北京 。孩子在京出生后 。户口本“出生地”一栏填写的是北京 。但是“籍贯”一栏不是北京 。而是他们祖父辈的居住地 。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盐城、沂蒙、抚远 。可以这么说 。“籍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籍在哪里、世世辈辈的“根”在哪里 。即便已经忘了乡音 。但依然可以通过“籍贯”追根溯源 。
【“籍贯”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填写“籍贯”?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文章插图
如何填写“籍贯”?
上文说到“籍贯”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 。那么我们在填写“籍贯”的时候应该如何填写呢?
事实上“籍贯”应当具体到县级行政区划 。比如“山东莒县”、“山东长清区” 。当然在实践中也有具体到地级市的情况 。比如“江苏连云港市”、“四川成都市” 。我们在填写的时候依据户口簿上登记的“籍贯”进行填写就可以了 。当然大家千万不要将“籍贯”填写成“出生地”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对于绝大部分世世代代生活在某个地区的人而言 。“出生地”就是“籍贯” 。但是对于部分户口有迁移的人来说 。“出生地”不等于“籍贯” 。
另外特别注意一点的是 。一旦“籍贯”登记到户口本上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更改的 。除非是有明显的错误 。此时才可以向户籍科提出更改申请 。申请通过后才可以更改 。
文章插图
“籍贯”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很多人觉得“籍贯”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毕竟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中 。最重要的是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和身份证号 。这几个信息才是认定一个人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基本信息 。“籍贯”实在是可有可无 。
但从情感的角度来讲 。“籍贯”并非可有可无的 。尤其是在人口流动较快的当下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普通话的普及 。年轻一代基本“无差别” 。很多年轻人从小就说“普通话” 。忘了乡音;还有一些人从小随父母来到大城市生活 。对乡土的印象很浅 。对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更是知之甚少;那些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就更不用提了 。可能半辈子都没有回到过祖父辈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早已忘了乡音、忘了乡情、忘了故土 。
但中国人自古就有“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说法 。“籍贯”一种烙印 。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根”在哪里 。就像“国籍”一样 。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 。“中国籍”让我们时刻都能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文章插图
所以 。“籍贯”即便在当下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借用杨沫在《乡思的朝和暮》中所写的一句话:多少年来 。每当有人问到我的籍贯时 。我总是这样自豪地告诉对方 。
推荐阅读
- 汤杰被杜锋驱逐出场,是否说明他不一定和广东签约?
- 大家认为吃自助餐,能吃回来本吗?
- 首钢需要付出什么筹码,才能交易得到赵睿?
- 山东2023年高考11月9日起报名 山东高考报名时间
- 勇士队的汤普森被叫“汤神”,为什么福建队的汤杰也被球迷称为“汤神”呢?
- 那些直播吃东西的人,是真吃吗?如果是真的,好吓人啊?
- 福建男篮的汤杰为什么到哪里都受人喜欢?到底是为什么?
- 为什么大胃王浪胃仙这么能吃?
- pdf文件如何缩放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