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散文著称的徐志摩,小说写的如何?请评价一下?( 四 )


与这一特点相联系 。徐志摩的小说 。心理描写较多 。虽不能说没有一般化的平庸的 。但大多较成功 。
《一个清清的早上》通篇都是心理描写 。《轮盘》 。《珰女士》大半篇幅也是心理描写 。徐志摩善于将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口吻 。又喜欢将历史的人物和画面直接出现在心理活动的画面上 。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一般说较细致 。但不太深 。
与《春痕》《一个清清的早上》等作品艺术上异趣的是《老李的惨史》《家德》等少数几篇 。情节线条具体、清晰 。生动 。人物个性特点突出 。
《老李的惨史》是故事型小说 。第一节写的 。都是浓缩了的小故事 。第二节 。人物进入矛盾 。进入构成作品主干情节的中心 。第三节 。矛盾向前发展 。第四节 。是故事的高潮和结束 。第五节 。已是尾声 。情节结构的大的框架 。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 。各节的具体安排则不尽一致 。

以诗歌散文著称的徐志摩,小说写的如何?请评价一下?

文章插图
为适合短篇小说的特点 。故事情节有跳跃性 。作品从老李读中学写起 。介绍他在学校的几个故事 。第二节的第一句就是:“老李现在做他本乡的高小校长了” 。然后叙述他怎样当了小学校长 。第三节通过老李的心理活动反映事态的发展 。第四节与第二节写法差不多 。先交代事情结局 。再写知事来现场察访 。揭出内慕 。这样 。就第二节、第四节这两个局部来说 。用的是倒叙法 。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的安排 。尚不能说是如何巧妙 。然而也有起有伏 。错落有致 。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
《老李的惨史》的人物性格塑造 。有虚有实 。对老李主要用实写 。对孟甫则用虚写 。其中老李的性格给人印象较深 。徐志摩写老李 。用了多种手法 。主要写人物的言语、行动 。但也间或用心理描写 。不过他的行动描写笔法较粗 。心理描写却较细 。但行动描写较心理描写出色 。
《家德》用第一人称介绍性叙述语言写成 。极少环境景色氛围描绘 。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家德思想性格的一个又一个侧面 。他所做的一件又一件事 。他勤劳、诚实、忠厚 。是个孝子 。
以诗歌散文著称的徐志摩,小说写的如何?请评价一下?

文章插图
作者突出了他的惊人的孝心:因为妻子不孝敬娘 。就不理睬妻子;钱也给娘 。不给妻子和幼儿;娘死了 。不仅寿衣用绸缎做 。还给带上重八钱的金发夹;娘死后 。他再也不回家;过了两年 。他说“我积下一百多块钱 。我要去看一块地葬我娘去” 。
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都较朴实 。几乎没有花哨的东西 。不过 。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有些地方令人难以置信 。那可能是因为作者对人物把握不准 。同时又少用了笔墨的缘故 。例如家德帮工不要工钱 。作品写道:
“他算是我们家的‘做生活’ 。但他 。据我娘说 。除了吃饭住 。却不拿工钱 。不是我家不给他 。是他自己不要 。‘我就要吃饭住’ 。他说 。……你再说也是白费 。因为他有他的理性 。吃谁家的饭就该为谁家做事 。给我钱做什么?”
这是难以理解的 。因为旧社会惯例 。仆人给谁家做工 。除拿工钱外 。吃饭住也在东家 。那么 。家德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理性” 。作品未作充分描写 。以至有些失真 。
以诗歌散文著称的徐志摩,小说写的如何?请评价一下?

文章插图
《老李的惨史》、《家德》这一类作品 。用的是现实主义方法 。一笔一笔地如实地描写 。《春痕》一类作品 。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熔于一炉;前者平实 。后者空灵;前者具体 。后者神韵生动 。各有千秋 。各有短长 。
自然 。这仅是就大体而分的两类 。其实每篇都有独具的特色 。徐志摩富诗人气息 。他写散文和小说时 。也往往追求一点诗意 。他的理论思维能力并无过人之处 。观察社会生活和人物也不精细 。但感情丰富 。感情助触角特别灵敏 。长于想象 。创作中又在艺术上刻意追求 。他说:
“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 。”
不过 。徐志摩小说艺术上有不少弱点和毛病 。比如《珰女士》抽象说理过多 。人物个性化不够;《一个清清的早上》失之沉闷 。人物性格也较单薄;《船上》心理描写多而不深 。《肉艳的巴黎》更多散文特点 。重在写巴黎社会生活一隅 。人物只是影子;《“浓得化不开”》两篇及《死城》 。是驰骋想象的产物 。但调色不匀 。未臻和谐统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