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三 )


《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文章插图
例如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就曾建议梵语学者用梵语破译这套术语 。但是 。可惜没有结果 。
这完全是被西方的一套“文明古国”论限制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
好像多音节语言的文明古国都比中国早 。所以中国文明可能来源于印度埃及 。
其实 。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 。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 。
我们且不论世界文明的早晚问题 。我们就以本来就是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历史 。怎么可能采用很少人懂的外国语言呢?而且 。这是记时 。对中国人来说记时纪年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
这涉及到国家的尊严祖宗的尊严 。例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 。有明确的纪年“正统”的思想 。
如三国是三个政权鼎立的一个分裂时代 。司马光给魏有纪 。蜀和吴两国无”纪“;南北朝时代 。南朝有”纪 。北朝无“纪”;五代有“纪” 。而十国无“纪” 。
那么 。纪就是谁代表中国正统的问题 。千里马认为 。司马光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非常严肃的 。也是非常深刻的 。
所以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要把“天皇”纪年作为“正统”和神主了 。
《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文章插图
对此 。远在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也有自己的一些解释 。他说:天皇氏一姓十三人 。继盘古氏以治 。是曰‘天灵’ 。淡泊无为而俗自化 。始制干支之名 。以定岁之所在 。
其十干曰:
于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
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
汉末学者蔡邕的《独断》对古代天干地支也有不同的解释 。他说:“干 。干也 。其名有十 。亦曰十母 。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 。枝也 。其名十有二 。亦曰十二子 。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谓之天皇氏者 。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 。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 。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 。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 。而地皇氏则定三辰 。道分昼夜 。以三十日为一月 。而干支始各有所配 。人皇氏者 。主不虚王 。臣不虚贵 。政教君臣所自起 。饮食男女所自始 。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 。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 。”
我们从蔡邕的干支诠释来看 。确实存在一套中国自己的“天皇”记时语言 。这个语言 。可能有独立的系统 。所以 。好像与汉语不太一样 。但是 。绝对不可能是从印度或者埃及语言中来的 。
《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文章插图
所以 。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语言干支术语 。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 。属于“皇权和族权”性质 。故而被采用为历史的纪年词语 。以表示汉族和汉皇在中国正统文化中的权威性 。
就这个意义来说 。我认为 。这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伟大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
当然 。我们今天的这种自信 。不会是像司马光时代的大汉族主义的文化自信 。而是全体56个民族平等一家的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自信 。
司马光的“天皇”记时 。不属于《资治通鉴》的核心价值 。只是一个文化象征 。但是 。我们从这样一个象征性细节上 。也可以得到一种文化自信 。那就是不要随随便便就否定自己的文化来源 。
《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文章插图
长期以来 。否定中国文化 。特别是怀疑中国文化起源 。来自本土还是来自外国其它民族 。一直对一些学者很有吸引力 。他们的想象力超乎你的信念 。以此认为自己可以颠覆历史观文化观 。
但是 。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完整 。从来没有中断过的 。
如此完整的历史 。我们还要怀疑我们的祖先不会是中国本土 。真是难以想象一些人是如何对中国文化的不那么自信了 。
培根在《论人生》中说过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学让人深刻 。”
《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可以说是兼有哲学和诗歌的历史 。
《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文章插图
我在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刻意不记载文学家的 。这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写作的原则 。所以 。屈原、李白、杜甫这些诗人 。我们在《资治通鉴》中是看不到的 。对此 。不少历史学家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