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文放进语文课本就失了灵气?


你好 。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个是学生的个人能力 。一个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
但很明显 。主要原因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上 。因此我会将第二部分为3点进行详细阐释 。故本文的大纲如下:
学生个人理解能力不足;
具体历史背景不明;
诗文赏析套路的禁锢;
教师教学上的问题 。
学生个人理解能力不足
每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有强有弱 。因此对于“古文放进课文就丧失灵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有些学生在理解能力上确实不足 。即便古文没有放进课文也不能理解 。也没有灵气 。
以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来讲 。其选入的古文主要就是: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诗词 。兼有《诗经》、汉乐府等;
以《师说》为代表的散文 。以《滕王阁序》为代表的骈文等 。
在这里我以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登高》来举例 。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为什么有些古文放进语文课本就失了灵气?

文章插图
为了记住老师讲的八种“愁” 。我还颇费功夫 。尽管对于诗境已经有所领悟和了解 。但我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虽然记住并领会老师讲的内容 。但实际上自己并没有领会到 。
看过《庆余年》的朋友肯定知道 。杜甫的这首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绝”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中就说了:
作诗大法 。唯在格律精严 。词调稳契 。使句意高远 。纵孜孜可剪 。何害其工?骨体卑陋 。虽一字莫移 。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为什么有些古文放进语文课本就失了灵气?

文章插图
假如没有一点格律诗平仄对仗声律押韵的底子的话 。恐怕是很难理解的 。我也是在修了诗词创作与鉴赏的课程后要求要写作格律诗 。搔头凑韵的时候才慢慢理解到这首诗的工整和精妙 。
写作格律诗的时候 。首先你就得严格按照平仄来 。然后还要顾及诗歌中尾句的押韵以及两联的对仗 。同时还要力求诗境优美、言之有物 。
读惯了唐诗的我们可能觉得这十分容易 。但只有真到写的时候才会发现凑够一首八句诗尤为困难 。
而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反复吟诵杜甫的这首诗 。才惊讶地发现它竟然如此工整 。每一联都是对仗 。且意境开阔 。诗意高远 。也才由此领悟到什么叫:
一篇之内 。句句皆奇 。一句之内 。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
总结一下:
杜甫的这首《登高》是好诗吗 。有灵气吗?当然有!它的好、它的灵气有因为选入课本而丧失吗?当然没有 。那为什么我当初不能真正地理解它呢?这实在是我个人理解和能力不及的问题 。
为什么有些古文放进语文课本就失了灵气?

文章插图
具体历史背景不明
现在 。我们来说一说第二部分 。也就是为什么古文一进入教材就好像真的丧失灵气了?
在这里 。我们就以文章为例子来讲述 。
实际上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容易以今观古 。完全忽略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于千百年以前的社会 。我们的了解是极其浅薄的 。甚至于有许多了解还是来自本便错漏百出的电视剧和网络小说 。
为什么有些古文放进语文课本就失了灵气?

文章插图
《劝学》节选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我猜 。你对于它的印象肯定是停留在“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句式整齐 。读时琅琅上口”等考点上 。但对于它所表达的思想却嗤之以鼻 。毕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句子我们现在早就念烂了不是吗?
然而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古时人不是为了写文章才作文的 。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巧才作文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并没有专门的作家文人 。虽然有人写文章 。并且写得很好 。但那不过是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而已 。
然而 。由于时代变迁 。我们对于这些流传下来的思想早已耳熟能详 。因此不以为意 。反而着重于形式和技巧上大做文章 。这样极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即:这些人也不过就是技巧玩得很溜而已 。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