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兮予怀翻译句子 渺渺兮予怀的翻译赏析

苏轼的文学作品具有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独特魅力 。很多名篇名句脍炙人口 。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天、地、人”三维的时空画面 。不但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共鸣 。也使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 。分析其内心冲突的化解 。探究其思绪由悲观转为乐观的成因 。并发现其中所暗含的智慧 。
苏轼的《(前)赤壁赋》共537个字 。结构上可分为“背景”“发问”“解答”三部分 。所讨论的是关于生命的有限性的沉重话题:“哀吾生之须臾” 。
“写作背景”在第一段和第二段 。共186个字 。第一段105个字 。交代了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活动、场景等:时间是“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的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 。地点是今湖北省的“赤壁之下” 。人物有苏轼本人“苏子”与“客” 。活动有“泛舟”“遊”“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 。场景是先以远景的方式介绍月夜中赤壁下长江上的景观“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第二段81个字 。以近景的方式介绍了另一位“客”——吹箫人“吹洞箫者” 。对比渲染了饮酒者与吹箫者之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一种是欢畅饮酒后的歌唱“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另一种是听到歌声后哀怨的箫声应和“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嫋嫋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唱和之间的差异 。烘托出了悲喜冲突 。为下文所要讨论的重大的生命问题作了铺垫 。
“发问”的内容在第三段 。共180个字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 。作者提问 。吹箫人回答 。引出所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作者因受吹箫客的箫声的感染 。神色由轻松愉快的“乐甚”变为严肃凝重的“愀然” 。动作也由“扣舷而歌”变为“正襟危坐” 。并正式地向吹箫人发出一句询问其悲伤原因的提问:“何为其然也?”然后作者通过吹箫人“有理有据”的回答引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吹箫客认为连昔日赤壁之战中的领袖曹操、周瑜以及当时壮观的战场而今都不复存在了 。更何况他自己和作者这样的小人物呢?这触发了他对生命之有限与自然之无限的哀叹 。所以借助箫声这种音乐形式 。表达他悲伤绝望的心声:“挟飞仙以遨遊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在这段中 。作者的提问只有5个字 。但吹箫客的回答却笔墨浓重华丽 。用了175个字:先以两个否定疑问句开头 。然后再以一个疑问句突出描写与王侯平民的不同生命场景的对比 。最后是吹箫客的悲观哀叹 。开头的两个否定疑问句是:“‘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句都用“此非……乎?”的否定疑问句式 。所表达的是说话人强烈的肯定语气:“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句 。夏口与武昌之间的赤壁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点 。接下来的疑问句表达强烈的否定语气: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恢弘场面已不复存“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以此突出昔日英雄人物与此刻二人生活的对比:“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这种对比是通过否定可能性最大的人物而达到否定全体的效果 。强调人人都无一例外地受困于生命之短暂 。所以吹箫客得出了悲观的结论:“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作品读到这里时 。如果只问不答 。不但结构不完整 。而且会令读者的思绪立刻陷入悲痛无比神色暗淡的绝望抑郁中而无法自拔 。但下文的“解答” 。不但使这篇赋的结构完整 。而且在“解答”中使人看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盼望 。通过人物内心冲突的奇妙化解 。将作品推向高潮 。这正是这篇赋中所暗含的智慧的力量 。
“解答”的内容在第四段 。共171个字 。是以“天、地、人”的三维视角对生命有限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全面剖析:从“天”的永恒与无尽、“地”上万物的有序运转 。认识到“人”在天地之间所应持有的正确的喜乐心态 。内容上可分为“反驳错误”“心态引导”“转哀为喜”三部分 。在“反驳”部分 。作者通过指明吹箫客的悲观心态之错误所在 。反驳其“羡长江之无穷”与“哀吾生之须臾”的观点 。段落开头也是先以问句的形式展开 。便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继而描写“地”上的时空变化:“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同时指明“人”在观察地上的事物时的属地与属天两种视角 。并对比说明以地的视角所能看见的是短暂又无法存留的 。而以天的视角所能感悟到的则是空间上的无穷尽与时间上的永恒:“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以此点明吹箫客在观察生命问题时的错误所在 。指出其因“羡”而生“哀”的误区:“长江之无穷”与“吾生之须臾”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是观察视角的差异 。而非因果关系 。在“引导”部分 。指出对待生命之有限这一问题的正确的乐观心态:首先是要明白并尊重:“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其次是要懂得“地”上资源“无尽藏”的丰富“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最后是要以感恩的心来领受这一切:“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在“转变”部分 。描写了吹箫客在听到作者这一番话后的思想由“哀”转“喜”的变化与表现 。以及接下来两人所经历的饮食与安寝等喜乐的生活场面:“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