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出自于《礼记·曲礼》 。在中国古代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 。始于《曲礼》 。止于《丧服四制》 。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 。大多版本分为上、下篇 。故有四十九篇之说 。如此长的礼仪规范 。条条框框非常复杂 。去要求庶民做到是不可能的 。平民百姓生活困顿 。礼仪的学习和使用 。需要花去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不宜用这些复杂的礼仪去限制他们 。所以“礼不下庶民” 。
历朝历代对官员的选拔都是非常严格 。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 。不会选用受过刑的人做上大夫官职 。也就是说 。品德败坏、心术不正之人 。大家公认的坏人是不能做到上大夫以上官位的 。所以说 。“刑不上大夫” 。如果是政见不同受到过处罚的人不包括在内 。“刑不在君侧”(君有君子和天子的说法)是说 。受过刑的人不宜在天子或者君子身边做事 。因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怕受到他的影响去做坏事 。

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尊上抑下
其他观点:
对于这两句话的含义 。在古代和现代的理解是有差别的 。古代的用意是分别规范和约束两部分人的行为 。而当代人则理解为额外赋予一些人特权 。并且轻视另一部分人的社会地位 。
这两句话源自于周代制定的周礼演化而来 。
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周礼分为五礼:吉礼 。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凶礼 。用于丧葬和哀吊各种灾祸;宾礼 。用于诸侯朝见天子;军礼 。用于军事及相关领域;嘉礼 。用于各种吉庆的活动 。包括饮食、婚冠、宴享、贺庆等 。
《礼仪》中记载的各种礼仪则更为详细 。有士冠礼、士婚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士丧礼等 。古人的身份以士、农、工、商做为划定标准 。因此“士”的身份最受推崇 。而大夫就是“士”代表 。
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 。刑与礼是针对的不同的两种人 。但具有同样的约束力 。只是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 。这就是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产物 。换句话说 。就是统治阶级对待“文明人”和“野蛮人”要用两种不同的手段 。这也是它们把贵族与平民看作是两个世界的人 。从而 。分而治之 。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