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关中粮食为什么不能自给?( 二 )


文章插图
到中唐 。由于关中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生产力的减耗 。以及封建国家机构的逐渐庞大 。官吏人数相应增大 。支出日益膨胀 。
府兵制败坏以后 。募兵制兴起 。关中粮食需求日增 。有学者对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长安的粮食供应及消费做了定量统计:
皇室、后宫及太监约3万人 。年耗粮20余万石 。
京师文武官员2,621人 。年给禄米151,533石 。
诸司役作84,058人 。年用粮70余万石 。
京畿禁军107,000人 。年用粮77万石 。
禁军战马7万匹 。年耗粮151万石 。
以上合计年用粮340万石 。
每年供应长安城的粮食有:关中租税粮115万石 。关中和籴粮120万石 。剩下缺额的100万石 。则通过漕运提供 。由此 。可以看出漕粮的重要性 。
后来黄河经常改道 。漕运也时常不利 。加上运河中段经常有节度使打仗 。漕运不通 。很多时候长安城里都面临着缺粮的危机 。有一次甚至逼出了兵变 。幸好粮食及时运到 。唐德宗惊魂未定 。抱着太子说:漕粮已至 。吾父子得生也!
后来黄巢起义和唐末战乱 。关中地区再也没有恢复生产 。帝国首都先迁洛阳 。再迁开封 。到了北宋 。开封富丽甲天下 。即是因为开封位于漕运中心之故 。
中流砥柱 。这块石头 。直到朱元璋征讨西北时 。依然从江南调粮 。它又见识了中原王朝的恢复和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