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这场战役最后证明 。废物是廉颇而不是赵括 。
有人总是说 。廉颇是拖住秦军 。以老秦军 。最后反攻秦军取胜 。其实这是长平之战中最大的谎言 。先说军队 。廉颇手下四十五万人 。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上党的难民残军 。而他面对的是五十万精锐的秦军 。请问 。如果交给你 。你能够打赢吗?就是给白起他也打不赢 。廉颇为什么筑垒死守 。那是打不过秦军才死守的 。不是什么用计谋!
其二 。再说粮食 。秦军用漕运运粮 。效率远胜过其他国家 。如果你不同意 。我就请你在历史上找找 。什么时候秦军因为后勤缺过粮食 。所以说 。想消耗秦军 。疲劳秦军 。然后取胜是赤裸裸的谎言!
如果对峙下去 。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请大家参看王翦灭楚 。最后对峙到楚国撤退 。王翦一举就灭了楚国 。损失轻微 。也没有象白起一样付出死亡过半的代价 。
正是廉颇的无能 。让赵国陷入了灭顶之灾 。是赵括拼死一搏 。把秦军拼掉大半 。才造成了后来的合纵基础 。合纵成 。在邯郸城下打败秦军 。再次夺回了上党和太原一带 。胜利结束了上党战役 。
其他观点: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文章插图
赵括的指挥是没有问题的 。只能说不是奇招 。
说实话 。像这种大规模的军团作战 。最高统帅的指令是很难在短时间内 。通告到每一位士兵的 。所以说赵括本人的指令下达以后 。需要一段时间赵国士兵才能反应过来 。而这段时间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所在 。
当时所遇到的情况是 。秦军被赵军一路追杀到了秦军的营垒 。这个时候的赵军如果能够一举攻破秦军营垒的话 。这场大战的胜负是真的很难预料的 。
但是赵括就是没能拿下秦军营垒 。主力人马已经全部出动 。这个时候的白起 。那真的是以逸待劳了 。他先派出了2万5千人马 。绕道前往赵军大后方 。切断赵军的后路 。随后又派5千骑兵冲入赵军阵营 。将赵军主力一分为二 。
这个时候考验赵括的时候到了 。他现在一旦撤退 。将会士气低沉 。死伤无数 。但是在原地待着 。大军本身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文章插图
白起早就已经把这场大战 。当成了决战 。
其实从赵军追击战败的秦军那一刻开始 。赵括就已经掉入了白起的陷阱 。但是这个陷阱是有风险的 。首先要保证秦军的营垒不会被赵军攻破 。一旦这个大前提不能保证的话 。那秦军也会遭到灭顶之战 。
所以这场战事在结束以后 。我们觉得白起用兵如神 。其实他这也是在刀口上舔血 。风险非常高 。赵括当时的心态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他已经意识到 。这是白起的陷阱 。为了不泥足深陷 。赵括必须要做出自保的状态 。
他转攻为守是为了保存实力 。当时在赵军的大后方和军营内部 。都出现了大量秦军 。面前又面对秦军主力所在的营垒 。那么你该如何自处呢?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文章插图
秦昭襄王发动河内人马截断赵军粮道和援军 。这对赵括来说是致命的 。
这场大战的两军主帅都是顶尖的优秀军事将领 。所以在指挥方面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 。而直接导致这场大战结局的人 。其实是秦昭襄王 。
秦昭襄王本来是不打算参与进来的 。但是他发现白起的那两万多人马截断了赵军的粮道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时的赵军主力全部出动 。离开了自己的营垒 。而营垒和赵军之间的通道被秦军给拦截了 。
但是拦截的人数只有2万5千人马 。这是远远不够的 。赵军主力是45万人 。所以秦昭襄王痛定思痛 。亲自赶往河内郡 。给当地百姓都提一个等级的爵位 。发动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 。前往战场 。加入到拦截赵军粮草和援军的队伍中去 。
这就太疯狂了 。对于全民皆兵的秦国来说 。这算是倾国而出了 。但是赵国那边有这个底气吗?赵国显然已经没有可用之兵 。就算是有一时之间也很难调集 。再说赵孝成王本人也没有秦昭襄王果断决绝 。所以赵括的粮道被彻底截断 。援兵也一个都没来 。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文章插图
断粮以后的赵军 。多次冲锋都无济于事 。
赵军是前来追赶秦军的 。所以压根就没带多少粮食 。现在被困在半路上 。断粮是最要命的一件事 。
所以赵括立刻组织人员突围 。希望能够找到突破口 。但是连续冲锋了多次 。都无法突围成功 。这个时候赵军已经断粮46天 。回天乏术之下的赵括 。只好自己带着人前去冲锋 。结果被乱箭射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