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二 )


2、生前政治势力的分类说的不合理性
七说中张光直的说法,虽然也有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根据,也的确能够构成一种合理的假说,但是假说终究难以变为事实 。因为根据他把商王庙号分成A、B两组列表的结果,所列三十八王、太子中,合A、B两组划分者有二十七王(A组13、B组14),不合者七王,不定者四王 。这些不合及不定的十一王的出现,就是张氏说法致命的创伤,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
3、次序说的缺点
至于陈、李两先生所提出的“次序说”和“选日说”,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
如陈梦家认为“卜辞中的庙号,无关于生卒之日,也非追名,乃是致祭的次序” 。就是说,商人的天干名号既不是生日,又不是死日,而是后世子孙在祭祀祖先时,依祖先们的世次、长幼及即位的先后,顺着十个天干名次排列下去的 。

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文章插图
这个说法,对上甲至示癸六世还可以讲得通,但对于商汤以后的先王则不能适合 。我们可以看看,自大乙下至帝辛十七世三十二人中(包括未即王位的大乙之长子大丁及武丁之长子孝己二人),只有河亶甲传位中丁之子祖乙及盘庚传位小辛两例与天干次序相符,其余的人全都与天于次序不合(见世系表) 。
我们不能拿一两个即位的次序与天干次序偶然相合的例外,来推论这十七世所有人的庙号都是按天干次序排列的 。陈先生也知道这种情况,他说:“但大乙以后,相邻次的先王,其天干很少是顺着十干紧相联系的,中间有了许多空缺如阳甲与盘庚之间,缺了乙、丙、丁、戊、已五名 。”
其实岂止阳甲与盘庚之间有空缺,差不多每两世及两兄弟之间都有空缺 。陈梦家说:“这是因为早一个王朝所遍祀的诸祖诸父诸兄,到后来,因亲疏之别,而逐渐地减少所祭的对象 。
简言之,每一个王朝,致祭于死去的祖父、兄、子需要许多天干,但此朝所祭的祖父兄子,到下一世或下几世就逐渐的被淘汰了 。商的先公先王可能有少数是被淘汰了,因而未能记载于《殷本纪》 。
4、选日说的怀疑
这个说法的主要根据是《库方》中的两片甲骨985和1106缀合后构成的13条刻辞 。认为这是给刚死去的王选择日名的卜辞 。其中依次卜问丁、乙、辛三个日名,在乙、辛两辞下附记“又(有)日”,李先生认为这就是“确定日名为丁” 。并说,“这说明日名不是依生日、死日、次序等固定不变,而是在死后选定” 。
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文章插图
对这一说法有两点怀疑:
第一,既然是按天干的次序依次卜问,选择其中的一个天干日,为什么不是按甲、乙、丙、丁…的次序依次卜问,而是前后骈列的丁、乙、辛?并且丁、乙、辛这三日又是怎么选择的?
第二,假如每个商王及其配偶死后的日名都是这样占卜选定的,死去的王和妣的人数很多,可以推想,这类选日的卜辞定是大批存在的 。可是,事实上却完全相反,仅仅出现了这么 一片,岂非怪事?
这两片甲骨经过李先生到美国卡内基博物院亲自审核了原骨,认为“刻辞刀法精熟决非伪作”,我们不能对这两片卜辞再有所怀疑 。但是,两片卜辞的内容到底说的是什么?很可能与商王的命名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 是条肋骨卜辞,是稀见的 。一般来说,肋骨和胛骨不同,其构形细而厚,是不适宜用来占卜的。在上面两点怀疑未能消除之前我们对“选日说\"还不便接受 。
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文章插图
以上根据学者的七种学说进行了合理性辨析 。也可能存在偏差错误 。还请朋友们下方留言讨论!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 。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第一时间回复 。
其他观点:
天干 。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 。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文化非常古老 。天干地支 。我们现在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出来 。可见这个文化来源很早 。天干地支五行构成了后期易经延伸作品山 。医 。命 。相 。卜的理论基础
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文章插图
十天干是用来描述太阳的运行周期 。十二地支使用来描述月亮的运行周期的 。天干地支都表示了事物完成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