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人不抬木”是说三个人不要抬一颗树 。这句话其实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有些相通 。都是指团队合作的问题 。
三个人一起抬一颗树 。一般这样分配的 。头尾各一个 。中间一个 。其实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 。抬木两人最佳 。如果三人抬木就会出现问题 。
三个人一起抬木 。头尾两人用的力 。由中间那个人控制 。但如果中间那人偏心 。偏向其中一方多些 。那么另一方就会承受更重的压力 。
你们3个好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 。其中一个人很可能会偏向另一个人 。并且和另一个人联起手坑你 。到时你孤立无援 。也就只能受了 。
所以 。这种三人合作的情况 。很可能导致失衡 。让团合合作失败 。毕竟被坑的那人早晚也会明白的 。其实 。究其实质 。就是利益分配不均 。
还有“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少好干活 。人多反而不干活了 。这联系到企业管理 。其实就是责权利不明 。责任、分工不明确 。
没有明确的责任、合理的分工、利益的分配 。以及严格的责任管控 。很容易造成员工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产生内耗 。从而导致生产效能低下 。因此要锁定责任 。
“三人不抬木”告诉我们:如果要让团队继续顺利合作下去 。那么就得兼顾、平衡团队里每一部分人的职责、权利和利益 。否则一旦有所偏颇 。就会让整个团队分崩离析 。
文章插图
提起“四人不徒步” 。真的深有体会 。半年前 。我和朋友们自发建了一个6人的“徒步群” 。打算在周末或节假日里 。外出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锻炼一下身体 。
刚开始时 。大家在群里非常活跃 。说去哪去哪 。然后其他人也一起附和说可以 。但当真正到了实地后 。一些人又说要走哪里才更好些 。这让之前提议的人不高兴了 。
后来 。大家意见不统一了 。在群里就不统一 。到实地后更不统一 。有说走这边好 。有说走那边好 。七嘴八舌 。不仅耽误行程 。还产生了矛盾 。最后徒步群2月就解散了 。
还有比如 。你和朋友们去买衣服 。人少时更容易买到衣服 。而人多时反而难以抉择、空手而归了 。这个说这件好看 。那个说那件好看 。整个把你也弄得没有主见了 。
“四人不徒步”告诉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时 。人多往往是很难统一意见 。如果要听取团队每一个人的意见 。那么这种团队必定长不了 。所以我们要从大局出发 。遵从大局观 。
文章插图
“一人不进庙 。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抬木 。四人不徒步” 。确实是老祖宗们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是对生活的态度 。对人性的思考等 。都充满了人生哲理 。于我们现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古人的智慧 。多少带有历史烙印 。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变革 。人们观念在转变 。我们应与时俱进 。批判接受 。这才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
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
(END)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如侵则删)
其他观点:
“一人不进庙”:
是讲在古代 。由于战争连年不断 。人们居无定所 。在奔波逃命中 。常常把偏僻或破败的寺庙 。作为栖身之地 。寺庙看起来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也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公共场所 。其实是鱼龙混杂之地 。不免有些人想从中谋取利益 。抢取他人钱财 。甚至还有一些更凶狠的歹徒犯了重罪 。削发为僧 。利用大家都认为僧人是好人的心理 。来躲避法律的制裁 。如果一个人进寺庙 。就会成为这些歹徒劫匪的抢劫对象 。特别是一个女人进去 。就成了案板上的肉 。只能任人宰割了 。不仅劫财还劫色 。甚至还会丧失性命 。所以古人告诫:如果没有人作伴 。还是不要一个人去寺庙为好 。
“二人不看井”:
这是由一个故事而来的 。传说 。古代有两位秀才结伴进京赶考 。其中一个秀才比另一个秀才文采好 。还比自己有钱 。这个人便心生嫉妒 。怕那个秀才会抢了自己的头名 。心中起了歹意 。后来 。他发现一口古井 。他到井边喝水 。并假装看到奇怪的东西 。把秀才诱骗到井边 。待秀才低头看时 。一下子把秀才推下井去 。于是他拿了秀才的钱物继续上路了 。古人总结出“二人不看井” 。就是告诫人们 。不要太相信不熟悉的人 。
推荐阅读
- 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乱了生物钟,夜里失眠怎么办呢?
- 光遇9.16季节蜡烛位置分布一览 9月16号蜡烛位置在哪里
- 坐拥千万粉丝的张同学,被中国消防点名,你知道哪些地方违规了?
- 咖啡能治喈睡的毛病吗?
- 惠普台式电脑怎么样 惠普暗影精灵5 Super游戏台式电脑评测
- 杭州男子野外撒尿被四十米外的美女看到索赔3060元有无道理?
- 速溶 高考党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经常犯困,然后几乎每天都喝咖啡,经常喝会有不好影响吗?
- 描写校园景色的段落 描写校园的优美句子
- 中国十大最难懂的方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