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得先理解这首诗说了什么 。这首诗有很多地方不太好懂 。咱们先把它掰开了 。揉碎了慢慢消化 。
题目: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都督 。古代军事长官 。隋朝时把军区首长称作总管 。唐朝继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 。后来朝廷又把总管府改为都督府 。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唐代都督权轻﹐虽有加使持节之号(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但并不真正赐节 。后来节度使又实授旌节 。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
代州即今山西忻州市代县 。唐代称代州 。后又改为雁门郡 。在此设置雁门节度使 。得青字 。是说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 。在宴席上 。有人提议分韵作诗 。王维抓阄得“青”字 。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这首诗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 。有大有小 。因此称天官 。天上星星里的将星摇动 。说明战争将要爆发 。
《史记·天官书》索引曰:“案天文有五官 。官者 。星官也 。星座有尊卑 。若人之官曹列位 。故曰天官 。”
《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 。兵起;大将出 。小星不俱 。兵发 。”
唐诗里经常以汉代唐 。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借指唐朝的骁勇将领 。
又如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单于是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随着汉朝灭亡匈奴 。单于这个称号也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之中 。唐朝当时北方边患是突厥人 。他们的首领叫可汗 。
再如李白的《青平调三首》“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借汉代美人赵飞燕来指代绝代佳人杨贵妃;白居易的《长恨歌》 。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首句却说“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所以这里的“汉地”指的是唐朝的军营 。“柳条青”既指时间是春天 。有暗含折柳送别 。离别之情 。但更重要的是此处还引用了一个典故 。
汉文帝时 。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 。朝廷命周亚夫为将军 。驻军细柳 。保卫长安 。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 。所以他的部队称为细柳营 。这个典故是夸奖赵都督拥有一支精锐部队 。
万里鸣刁斗 。三军出井陉
“万里鸣刁斗”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 。刁斗 。古代行军用具 。斗形有柄 。铜质;白天用作炊具 。晚上击以巡更 。把它写进诗中 。形象地描绘了军营生活情景 。中间又加一个“鸣”字 。使人如闻军声 。外加“万里”二字更显得声势浩大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陉 。音Xíng 。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井陉即井陉口 。为太行八陉之一 。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 。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是古代晋冀两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 。
“出井陉”可理解为由河北到山西 。但从西安经河南绕河北再到山西代县 。太绕;理解成从山西到河北 。都走到山西中部了 。向北就是代县 。何必再绕井陉、石家庄呢?所以说这不是地理上要经过井陉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那究竟为什么提到井陉呢?这其实又是以汉代唐的手法 。楚汉相争 。刘邦命韩信领兵攻打赵国 。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井陉之战 。韩信背水列阵 。带领不到两万军队大破赵军二十万主力 。诛赵相擒赵王 。名振天下 。
这句实际上是祝赵都督赴代州能一帆风顺 。旗开得胜 。这也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
忘身辞凤阙 。报国取龙庭
“凤阙” 。汉代宫殿名 。因为顶上有铜制凤凰而得名 。此处又借汉说唐 。用以指唐朝宫廷 。“龙庭” 。原指汉时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取龙庭” 。借指誓歼敌虏 。
这两句属于互文见义 。因为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 。都需要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辞凤阙”在出征之前 。“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 。可理解为诗句描写赵都督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
岂学书生辈 。窗间老一经
“岂学”是不应该学的意思 。书生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却不能为世所用 。年青的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 。所以借题发挥 。把它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