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二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原因有二 。
其一 。本朝人叙写本朝事有诸多不便 。古人为尊者讳、为长者讳 。涉及讽刺、暴露一类的诗篇则不能指名道姓、直陈其事、直述胸臆 。
其二 。回顾历史 。唐朝人毫不含糊地认为:无论哪一个方面 。能与唐代相媲美的只有汉朝 。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拟唐 。也是唐代人对自己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豪 。
因此“汉代雄风”“以汉代唐”就成了唐诗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
其他观点:
因为在唐代 。大军出击讨伐匈奴 。往往从位于山西北部的雁门关出发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雁门关属代州(位于今山西代县) 。从长安到代州(雁门关) 。需往东过洛阳 。再沿东北向到河北境内 。今石家庄市附近的井陉关 。然后 。再沿着井陉道往西北 。这才到达雁门关 。
之所以不从西安直插雁门关 。是因为没有路 。沿途崇山峻岭不说 。就算是跋山涉水 。最后接近了雁门关 。此时 。脚下踩着的土地 。也很可能是关外了 。大军机动 。第一考量肯定是速度 。然后是安全 。放着阳关大道不走 。而去翻山越岭 。谁也没有这么傻 。估计 。这一趟路程下来 。得走1-2个月吧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王维是唐代诗人 。生卒年为公元701年-761年 。据史料记载 。隋唐以来 。在今山西代县附近就设有代州 。州官叫都督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 - 756年) 。才将代州改为雁门郡 。可见 。王维作《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的时间 。应在公元742年之前 。那时 。他正年富力强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送一位赵姓的都督去抗击匈奴的前线代州任职 。赋诗一首很正常 。不过 。为什么在题目上要带个青字呢?因为 。王维是在送别宴会上 。玩一种抓阄赋诗的游戏 。结果 。王维抓了一个“青”字 。因此 。就必须以青字韵即席吟诗一首 。这样一来 。这首诗的名字上就必须特别注明“得青字”了 。原诗如下:
天官动将星 。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 。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 。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 。窗间老一经 。
汉地杨柳青青 。时间正在初春 。刁斗是唐代的铜制行军锅 。白天用来造饭 。晚上敲击巡更 。将军辞别长安皇城(凤阙) 。途径井陉关 。进击匈奴盘踞的龙庭(匈奴单于的京城) 。在诗的最后 。王维只恨自己是一介书生 。只会皓首穷经 。没有一起奔赴战场的杀敌本领 。
后世评价 。李白是天才 。杜甫是地才 。王维是人才 。他虽然没有李杜那么有名 。不过 。在他的边塞诗和山水诗当中 。还是屡出佳作的 。你觉得 。这首《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算不算呢?
其他观点:
从地图上看赵都督去的代州和井陉纬度一样 。从长安出发直接往代州走是路程最近的 。但是需考虑当时的地理情况 。井陉是个关卡 。是个晋冀之地的交通要塞 。也就是去代州当时最好的选择是过井陉关 。三军开拔粮草先行 。井陉关也是个商道 。在物资方面没有问题 。从地形看翻太行山不容易 。在晋冀之地也就是当时的燕州有5关 。关卡之间或有天险或有城防工程 。到代州必须出关 。还有就是 。当时三军开拔的路线是规定好的 。随便换路线是忤逆之罪 。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