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文章插图
接下来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
其实清朝的皇位继承人制度 。很长一段时间属于是没有秩序的 。很多选择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之下的选择 。
比如说顺治帝是因为父亲皇太极猝死 。叔叔多尔衮和大哥豪格争夺皇位 。鹬蚌相争之下 。自己渔人得利 。还有康熙帝 。也是因为父亲顺治帝死的太快了 。自己得过天花 。有免疫力才上位的 。
给人一种感觉是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度 。
其实并非如此 。清朝因为出自边疆民族 。所以汉化是一个过程 。很多事情亦是经过很多尝试的 。包括皇位继承人制度 。
像清朝在没有入关时 。继承人制度就很有特色 。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清太宗皇太极 。就是通过八王共制的推选制度继承汗位的 。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福临能继位 。虽然是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之下的妥协 。但基本上也走的是推选制形式继位的 。康熙帝是因为得过天花 。拥有免疫力 。所以由孝庄太后决策 。并取得顺治帝福临的同意 。才继承皇位的 。
他们的继位看似有些许制度 。其实都存在着激烈的皇位斗争和各种偶然性 。这中间稍微棋差一步 。就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比如说因为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制度 。加上皇太极猝死 。所以造成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 。不是双方妥协 。选择了顺治帝福临继位 。那么内乱起来 。清朝在明朝灭亡之后估计都没有实力入关 。
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文章插图
在各种尝试之中 。清朝其实也尝试过嫡长子继承制度 。
像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皇帝 。他比较认可嫡长子继承制度 。所以很早就按照嫡长子制度立了嫡次子胤礽(嫡长子早夭 。胤礽是实际上的嫡长子)为皇太子 。
康熙这一做法 。自然是使汉人大臣 。还有深受汉化的部分满族大臣接受和支持 。但清朝当时入关不过三十余年 。还保留有大量的关外特色 。所以康熙立下这个嫡长子制度 。其实并非是所有大臣的支持 。像很多满族大臣就不支持 。可以视为这是康熙对于汉化的一次尝试 。
结果是康熙太能活了 。胤礽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 。两者之间可谓是矛盾重重 。并且因为早立储君 。导致了储君形成的太子党和其他阿哥组成的反太子党的激烈斗争 。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以后 。康熙彻底放弃了嫡长子制度 。
康熙对于嫡长子制度的尝试失败以后 。清朝的立储制度再次进行探索之中 。
到了雍正帝即位后 。从中吸取教训 。并且取长补短 。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不再公开立皇太子 。将立皇太子的秘密谕旨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待皇帝驾崩后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启 。
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文章插图
【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而且秘密立储制度还有一个特色 。因为不确定将来那位皇子是皇位继承人 。所以皇子们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样的 。不至于像明朝那般不一样 。
而且对比明朝防着藩王 。使藩王如同圈养的动物一般 。清朝因为皇子之间的教育程度一样 。培养的还可以 。加上藩王虽然没有兵权 。但有参政权 。所以藩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比如说晚清风雨飘摇之际 。鬼子六恭亲王就起到了力挽狂澜之势 。
要说这两种制度 。可谓是各有千秋 。嫡长子制度方便守成 。秘密立储制方便进取 。相对来说 。密谋立储制 。还是很适合清朝的 。
清朝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四帝 。摸索试探了不少继承人制度 。不能说不重视嫡长子制度 。像康熙帝在天下一统稳定的局势下 。就以嫡长子制度立太子 。以期后代形成定制 。可以说是相当重视了 。可惜后来失败了 。到了雍正帝摸索出符合清朝的秘密立储制 。也算是终于摸索出来正确的道路 。宋安之认为秘密立储制 。比之嫡长子制度也是毫不逊色 。
那么秘密立储制这条清朝独特的特色 。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为什么清朝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清朝并不是不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相反 。满清王朝是非常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 。但是客观上总是不允许 。
满清政权自努尔哈赤起兵开始 。就非常重视“嫡长子继承制” 。但是 。这仿佛又是一个“魔咒”一般 。深深地困扰着大清王朝及其前身后金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