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著名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何以见得?
文章插图
(原创)杜甫的巜新安史》、《石壕吏》、《潼关吏》是著名的三吏 。这首《石壕吏》便是其中之一 。
这首诗是杜甫从兴安去潼关经过石壕村 。看到村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石壕村在河南省陕县(现在叫什么县不清楚)东七十里 。作者描写了途经石壕村夜晚投宿住在这个村里 。所看到的情景 。
这首诗首先点明了怎么看到这个情景的 。是因为\"暮投石壕村\" 。看到什么呢?\"有吏夜捉人\" 。
文章插图
接着作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老翁踰墙走\" 。老头子越过围墙逃走了 。老婆婆走出门来应付抓人的官吏 。这个官吏\"一何怒\" 。发出愤怒的声音 。老婆婆悲哀地哭诉:\"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当了兵 。有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书信说 。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在战场中战死 。我们还活着的人是凑合着过日子 。生活也是艰难无望的 。死了的已经永远死去了 。不可复活 。家中沒有什么人了 。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孙子的妈妈倒是沒有去当兵 。但是出门沒有一条完整的裙子 。我这个老婆婆气力虽然衰竭 。愿意跟着你们 。到河阳去服役 。我去了还能够给部队战士当炊事员” 。
文章插图
老婆婆说完后 。在这更深人静时 。只听到抽泣的声音 。到天亮时老妪跟老翁告别后就走了 。
通过杜甫这首《石壕吏》 。作者用自描的手法 。形象地再现了县吏深夜抓丁的残暴 。一家三个儿子都被征去当兵 。其中两个已经战死 。老头子看见抓兵的来了闻风而逃 。老婆婆便被抓走 。通过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以及官吏抓人的凶恶和残暴的刻画 。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战争残酷到抓兵不论男女老少的程度 。
文章插图
这首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作者对战乱中的人民寄予了深深地同情 。说是\"爱\"也未尝不可!同时 。作者对\"安史之乱\"也深恶痛绝 。从侧面也希望国家不再动乱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思想 。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其他观点:
题主问的是具体到《石壕吏》这篇五言诗中作者杜甫抒发的情感 。那么我认为它主要体现的是——爱民的情感 。
人民和国家不是对立的 。人民是国家的组成部分 。在安史之乱那个“国将不国”的特殊历史阶段 。代表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 。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 。“国”实在已经算不上什么“国”了 。
下面我谈一下理由 。就先从《石壕吏》所属的三吏三别组诗开始吧!
三吏三别组诗的总体特点 。
三吏三别都作于安史之乱中的公元759年 。从洛阳到他正任职的华州(公元758年被肃宗派到华州作司功参军)的路上 。他一路经过新安、石壕、潼关 。满目都是老翁老妪、征夫怨妇扭曲痛苦的面容 。杜甫把自己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化作三吏三别组诗 。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这六首诗既描写了人民的苦难 。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排解的痛苦 。
国家受外族的侵略 。不反抗不能救国家的危难 。要反抗就需要人民参军抗敌 。但是统治阶级的无度役使 。使人民在饱受外族凌辱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己国家的内部摧残 。可谓雪上添霜 。不得聊生 。
三吏三别中其它诗和《石壕吏》的不同 。
他爱国 。他拥护朝廷 。但正是这个朝廷 。和平时剥削人民 。国难时不仅救不了人民 。还四处搜刮物资 。泯灭人性的奴役人民 。所以 。在《石壕吏》中他已经做不到再为统治阶级遮遮掩掩了 。实实在在的揭露和痛斥了出来 。
我们来看《新安吏》中的这一段: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
前面杜甫描写的新安因为人少 。成年丁壮不够数 。就征用了一批孩子 。但是我们引用的这一小节 。就是杜甫在为这件事的残酷开脱:屯军只在很近的洛阳 。工作不是很重 。王师对于士兵很体恤 。大将军郭子仪就像父兄一样友善……
在《新婚别》中 。新婚的妻子痛苦的别离丈夫时 。还不忘勉励他:“毋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
推荐阅读
- 现在我们管小孩叫小朋友,古时候叫什么呢?
- 褥虫叮咬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啊?不知道怎么分辨的?
- 如何鉴赏古诗?
- 床上有小虫子,被咬后很痒并且起成片的红点,该怎么办?
- 孩子诗歌鉴赏题不会做,总是感觉无处入手,该怎么办?
- 古诗鉴赏中,如何缘景明情?
-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 该怎么杀掉 学校的床板有木虱,我被咬了,会不会跟在我的衣物?
- 一提到福建省,你会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