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二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战国中期 。称为西帝的是秦国的秦昭襄王 。称为东帝的是齐湣(mǐn)王 。齐湣王还是秦昭襄王拉着一起称帝的 。
然而秦国和齐国为什么能称帝呢?秦昭襄王又为什么要拉着齐湣王称帝呢?齐湣王又为什么答应称帝呢?
《资治通鉴》记载:赧王中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冬 。十月 。秦王称西帝 。遣使立齐王为东帝 。欲约与共伐赵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一、秦昭襄王称西帝
我们都知道 。秦国在秦孝公即位以后 。决心图强秦国 。并重用商鞅 。对秦国实行全面的变法 。
商鞅变法让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 。
《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二、齐湣王称东帝
我们知道 。齐国在齐桓公时期任管仲为相 。推行改革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 。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也成为了中原霸主 。并受到周天子赏赐 。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虽然后来经过了齐桓公晚年的昏庸和各种动乱 。使得齐国国力衰落 。但到了齐威王掌权的时候 。他任用邹忌当国相 。进行了全国上下的改革 。又任用孙膑、田忌等人领兵 。因此国家变得强大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就有记载:齐东陼巨海 。……秋田乎青丘 。彷徨乎海外 。
也就是齐国依靠大海 。早已经做起了海外贸易 。赚的是外汇了 。这可比当时的任何国家都来钱快啊 。这已成为齐国吸引人才、建设强军的重要基础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等到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继位 。屁股还没坐热呢 。就于公元前301年 。拉上魏国、韩国攻打楚国 。楚国大败 。使得楚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 。公元前298年 。齐湣王居然发动了对秦国的战争 。此时的秦国也正值国力强盛之时 。然而齐军却攻破了函谷关 。迫使秦昭襄王割让土地求和 。估计当时的秦昭襄王也是很郁闷了 。
战国在秦昭襄王和齐湣王时期 。就是秦国和齐国两雄争霸时期 。甚至齐国还强于秦国 。当时就有“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三、秦国拉齐国称帝的原因
个人认为秦国拉齐国一起称帝 。有以三个目的:
1、可显示秦国的地位高于其它各国 。上面说过 。此时的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秦昭襄王已不满足于称王 。所以秦国要用帝号来昭示自己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区别 。
2、拉上齐国可以为自己摊派一点风险 。也不至于被其他各国孤立 。当时周天子虽然是摆设 。但还是天下共主 。自己称王后 。万一齐国借此率领各国群起而攻之 。更何况齐国刚刚还击败过秦国 。那秦国绝对是不会好受的 。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
历史上,战国时期有东,西二帝,是哪两个人?他们为什么能称帝呢?

文章插图
四、齐国答应称帝的原因《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苏代给齐湣王称帝的建议:愿王受之而勿称也 。秦称之 。天下安之 。王乃称之 。无后也 。秦称之 。天下恶之 。王因勿称 。以收天下 。此大资也 。……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 。所谓以卑为尊也 。
意思就是说 。表面答应 。但不对外宣称 。让秦国去试水 。若其他诸侯国不敢攻打秦国 。则齐国也可以称帝 。要是攻打秦国 。则齐国就不称帝 。还可以笼络各国的人心 。让秦昭襄王得到一个虚名而同时也得到其他国家的憎恶 。而自己通过谦虚而得到各国的尊敬 。一举两得 。我们暂不讨论苏代的目的 。反正齐湣王就是采纳了苏代的建议 。称帝了两天就把尊号还给秦国了 。这也可以说也是齐国称帝的主要原因了 。
当然秦昭襄王能走这步棋 。也会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加上称帝的外部压力大确实太大了 。于是同年12月 。秦昭襄王也不得不取消了帝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