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摩诃婆罗多》叙述了怎样的故事?


《摩诃婆罗多》
1.名称: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又译作《玛哈帕腊达》 。
2.性质:与《罗摩衍那》并称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 。篇幅很长 。有“二十万行长诗”之称 。在《格萨尔王》被发现之前 。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
3.作者:传说是毗耶娑(广博仙人) 。是渔家女贞信婚前的私生子 。贞信后来嫁给福身王 。生下儿子奇武 。奇武婚后不久死去 。留下两个遗孀 。福身王面临断绝后嗣的危险 。于是 。贞信找来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毗耶娑 。让他代替奇武传宗接代 。生下了儿子持国、般度和维杜罗 。持国是个瞎子 。但他有以难敌为首的100个儿子 。般度有以坚战为首的5个儿子 。但个个武功出众 。此后 。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 。目睹和参与了持国百子和般度五子两族(即书中所说的俱卢族和般度族)斗争的全过程 。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后 。创作了这部史诗 。但对毗耶娑的传说已无可考证 。当然 。这是一部不可能由一人写就的作品 。在漫长的800年中 。历代游吟诗人的传播与增益 。为其加入诸多睿智的观察 。使其逐渐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4.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 。历时八百年 。它长期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 。不断扩充内容 。层层累积而成 。它的成书年代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 。也是从吠陀时期的婆罗门教转化为史诗时期的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的时代 。
5.主要内容:这部史诗主要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 。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种种斗争 。最终导致大战 。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 。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 。是一个历史悲剧 。以上是史诗的中心故事 。约只占全诗篇幅一半 。围绕中心故事 。穿插进大量神话传统和寓言故事 。如插话《那罗传》写古代国王那罗受恶神捉弄 。输掉国土 。又在流亡中与妻子离散 。最后历尽艰险 。夫妻团圆 。收回国土;《莎维德丽传》写古代妇女莎维德丽凭自己的忠贞和智慧 。赢得阎摩王的恩惠 。使丈夫死而复生 。除这类文学性插话 。史诗还包含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性插入成分 。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学长诗《薄伽梵歌》 。长期被印度教奉为圣典 。正是由于这种包罗万象的特点 。《摩诃婆罗多》可以说是一部以英雄史诗为核心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6.现行版本:《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积累成书的 。成书后 。以口传和抄本的形式传承 。抄本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桦树皮和贝叶 。最早的抄本可能追溯到公元200年 。最早的证据显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经收集了10万对对句 。有20卷 。目前存在的是18卷本 。19世纪开始出现《摩诃婆罗多》的印刷文本 。20世纪初 。西方学者认识到《摩诃婆罗多》对于研究印度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 。曾经计划编订《摩诃婆罗多》精校本 。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断工作 。从1919年开始 。印度本国一批梵文学者重新启动这项工作 。历时近半个世纪 。于1966年出齐《摩诃婆罗多》全书精校本 。该版即浦那版 。系根据所有手写本整理校勘 。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 。
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种形式传到了东南亚 。对当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它已被译成印度现代一些主要语言和英、法、德、俄语乃至爪哇语 。
汉语全译本共六卷 。约有五百万字 。由金克木、赵国华、黄宝生等翻译 。乃迄今为止 。除梵、英以外世界上第三个全译本 。其依据的就是浦那版精校本 。这项翻译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最终于2003年完成 。该书的翻译注重学术规范 。全诗的篇、章和颂都标明序号 。译文中添加了必要的注释 。全诗十八篇 。每篇前面都撰写导言 。介绍每篇的主要内容 。进行简要的评析 。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资料或对值得研究的问题做些提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也将《摩诃婆罗多》列为重点图书 。精心编辑和印制 。于2005年正式出版 。
7.写作特点:史诗用梵文写成 。采用对话体 。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 。现代精校本则为8万多颂 。全诗分作18篇:《初篇》、《大会篇》、《森林篇》、《毗罗篇》、《备战篇》、《毗湿摩篇》、《德罗纳篇》、《迦尔纳篇》、《沙利耶篇》、《夜袭篇》、《妇女篇》、《和平篇》、《教诫篇》、《马祭篇》、《林居篇》、《杵战篇》、《远行篇》、《升天篇》 。最后附有一部《诃利世系》 。有时作为第19篇 。其实是另一部独立著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