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吗?

【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吗?】

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吗?

文章插图
简单百度了一下题主的问题 。从问题上看 。这个“网络公司”、“杀熟” 这个词汇来自与某新闻的一条消息:据了解 。某客户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 。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 。偶然一次 。通过前台他了解到 。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 。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 。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 。还是380元 。然后基于这个一点得出结论 。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 。这个结论多少有些阴谋论在里面 。但是 。大数据的确会比你自己更“懂你” 。且看下如下分析:
1、市场行为主观论断居多:住过酒店的同学都知道 。酒店的价格是个市场行为 。分淡旺季 。价格上涨下跌有季节性规律 。这种简单的规律还谈不上大数据的贡献 。但是却是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去牟利 。淡季杀熟 。但是我想说 。大公司不会耍这种小聪明 。因为无论是从口碑还是从利润角度 。都不具有驱动力 。
2、算法运营:更多的情况是 。旅行网站通过后台算法对供给方-酒店、客户进行了画像标签 。通过算法能够建模出这个人的喜好和购买偏好 。如果这个消费能力和付款能力均复合模型匹配范围 。按照成单流失率 。进行价格模型抬升 。这个是一个数据化运营的思路 。有可操作性 。
3、原始驱动 。非理性消费:其实人的行为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理性思考的结果 。特别是消费 。通常我们会被某些促销、折扣、附加值所蒙蔽冲动消费 。而大数据就是寻找这种潜在客群的需求 。
综上 。我认为这种行为确实有 。但是更多的是市场行为 。不是“杀熟” 。是你正好成为了他的目标客户 。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
首先说明一点 。所说的酒店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没发现 。可能有过 。但是一般不会去注意这个细节 。
这个新闻是今天一早获悉的 。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据了解 。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 。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 。偶然一次 。通过前台他了解到 。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 。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 。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 。还是380元 。
虽然酒店的问题没注意过 。但是在其他领域来说 。这样利用大数据杀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比如说滴滴打车 。以前和朋友一块叫车 。同样的起点 。同样的终点 。所计算的叫车费用经常是不同的 。经常打车我的一般是高于别人 。
再举个例子 。支付宝的扫一扫红包 。我是支付宝的深度用户 。自始至终扫到的金额从来不超过2毛钱 。而身边的阿姨大叔却经常是几块钱 。
在互联网深度发达的现在 。互联网公司正在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各种信息 。来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 。以便深入挖掘客户价值 。个人信息保护变的越来越重要 。希望今后的法律方面能加以规范 。
其他观点:
杀熟 。在商业里头肯定存在这种情况 。但在当前技术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 。当前信息化传播这么快的环境下 。双方没有共赢作为目标 。杀得了一次 。杀不了第二次 。
但不可避免的 。比如我们在前期做下一批云计算的客户 。当我们推出大数据产品的时候 。肯定先从这些客户入手去交流 。去落地 。去交易 。但风险也在 。也许你的产品比云计算差太多 。导致客户的印象越来越差 。也许客户觉得你们是做云计算的 。大数据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白鼠 。
但你的公司有一款好的大数据产品 。也能帮助你的客户 。达到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好 。那么这种杀熟 。双方也是情愿的
所以杀熟 。只要程度拿捏的好 。不用担心是否像如今 。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 。“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 。出现所谓“杀熟”现象 。对于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 。损人利己这些 。互联网公司肯定走不下去

    推荐阅读